村大爹话事 水纠纷顿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14:31 金羊网-羊城晚报

  高州已建立民办民管的“用水户协会”103个,有效解决农村用水问题

  因为争水抢水发生争吵甚至群殴,这在过去20多年的农村水利工作中时有发生,就因为有人用水,没人管水。从2005年起,政府倡导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让农民自己管水、建水。这一做法目前在高州已取得了成功,它被农民们称作解决用水问题的“灵丹妙药”。据悉,高州市迄今已组建“用水户协会”103个,计划到明年3月前全部完成组建,成为广东这方面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县级市。

  没人管水 纠纷常有

  本报记者近日来到高州,探访这里的“用水户协会”。

  高州市水务局长苏仲球告诉记者:去年春耕农忙时出现了旱情,高州龙湾水库灌区却出现了怪事———干渠的水在哗哗地流,可就在渠边的稻田却无水耙田插秧,当地农民为此曾上访告状。后经查实,是末级渠道没有清淤,造成斗毛渠阻塞,干渠的水无法流进田垌。

  因为用水问题,甚至产生了悲剧。该市镇江镇那射村委会禾塘村有个村民叫李振华,为了解决用水困难,于2001年10月联合了几户村民共同修建一个蓄水池接引山泉水。但在安装引水管时,与村民小组就水池的使用问题发生了争议。镇、村委会多次调解也无法解决,李竟于次年11月服农药自杀身亡。

  石鼓镇三丫塘水库位于大小田村与上垌村交界处,因占用了两个村的土地,兴建之初便定下由两个村委会共同用水。1996年,由上级拨款对其进行维修后更名为“上垌水库”。此后,上垌村委会据此强调水库是上垌村的,拒绝供水给大小田村委会使用,导致群众多年上访,双方争吵不断,险些酿成械斗。

  据统计,2005年、2006年,高州市受理水事纠纷案件分别为17宗和28宗。

  

村大爹话事水纠纷顿减

  上图:让农民自己管水令农村水利工作焕然一新

  组建协会 讲求实效

  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介绍,解放以来,我国农村水利的“建与管”全部由人民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负责。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水利设施的管理就出现了“主体缺位”的现象。大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斗渠以下的田间工程无人管理,尤其是末级渠系,有人用水,却无人修渠清淤,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也成了地方政府“放不下,抱不起”的一个包袱。

  高州市从去年10月开始选取“一镇(荷塘镇)一村(谢鸡镇官庄村)”进行“用水户协会”建设的试点,仅用了两个月时间的筹备,去年12月4日、8日,荷塘镇和官庄村两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先后成立。由于是农民“自己话事”(说了算),所以深受农民欢迎,发展迅速,在三个月后就出现了65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如今已突破了100个大关。

  “用水户协会的组建工作在兴梅地区是广东开展得较早的,但就实效而言,高州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苏仲球说。正是由于一开始就“求真务实”,重实质讲实效,高州的用水户协会组建一个,成功一个。

  民办民管 灌溉无忧

  记者在官庄村了解到,该村24个村民小组共800多户3300多人,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只有3分多的水田,全村农业灌溉一直依靠唯一的水源——官庄水库供水。由于设施老化、渠道淤积、陂头崩塌、斗毛渠堵塞,到上个世纪90年代,就算是官庄水库坝下的稻田也无水灌溉,一遇旱情就有几百亩地无法按季节及时下播。

  被选为试点村后,村委会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向“村大爹”交底,由他们向农户宣传成立协会的目的就是保证今后农业生产有水用,结果是一呼百应,仅四天时间,群众就推举出了34名用水户代表组建了筹备领导小组,去年12月8日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出9名执委会成员,村支书苏英基当选为会长。

  由于协会奉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农民们热情高涨,由过去的“要我办水利”变成了“我要办水利”。协会成立后仅三个月,就已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累计筹资40多万元修建了6座永久性水陂,使全村的农田灌溉率达到100%,兴建了2000多米的水泥防渗渠,提高了水源利用率;还对所有的末级渠道进行了清淤,保证今年的春耕用水畅通无阻。

  “用水户协会真是‘灵丹妙药’。”苏会长高兴地对记者说:“过去由于争水抢水,吵架甚至打架的事经常发生,有了协会后,农业用水由农民自己管理、自己服务,用水都按计划、按合同进行,水纠纷也少了。”

  本报记者林福益

  通讯员罗肇茂杨生摄影报道

  (winzi/编制)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