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央视360度:渤海污染让人震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15:05 央视新闻频道360度
央视新闻频道360度四月二十四日总稿 【口播】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360度,我是张羽。 从今天开始,我们360度栏目将连续推出绿色行动特别报道,对我国一些重点污染区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减排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观察。首先进入我们今天的“调查进行时”。 【导语】 我们形容自然之美,常说碧海蓝天。就像大家看到的我身后的这幅图景。这是美的。然而同样是海,我们来看这样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上显示的海天一色却变成了红蓝铅笔。它让我想起一个词,叫"红水猛兽"。这个红,不是洪水的"洪",而是"红"色的红。而这样的景象就经常发生在曾经鱼虾肥美的我国唯一内海——渤海海域。那今天的渤海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记者的调查。 【正文】 (记者现场:)这里是有着“鲁北第一渔村”之称的山东省无棣县水沟村,旁边这条漳卫新河就是从这里汇入渤海的,过去这里因为鱼类资源丰富而得名,但是如今已经成了没有鱼的鱼村。 【正文】 在村委会副主任侯宝友的记忆中,这个沿海的小渔村在过去可谓风光无限,他小时候,父辈的渔船划出几里就可以捕到鱼,一网下去经常能打上来两小船的鱼,种类也多达五、六十种。 【同期】山东省无棣县水沟村村委会副主任 侯宝友 过去是“鱼跃虾蹦螃蟹鲜 日产千吨创高产” 【正文】 二十几年前,侯宝友这代人出海打鱼时,是水沟村渔业最红火的时候,那时村里的渔船多达上百条。凭借捕鱼,水沟村的人均年收入在当时就超过了千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然而从十年前的1997年,水沟村的村民发现,他们原有的生活突然发生了改变。 【同期】村民 吴春中 水就通红啊 就闻着熏死人,(鱼虾)都呛死了 【正文】 村民们说,从那年开始,入海口的水质渐渐变差,鱼虾也越来越少。现在,水沟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这个海域鱼虾已经绝迹。侯宝友特意拿过去这里常见的皮虾为记者做了一个演示。 【同期】山东省无棣县水沟村村委会副主任 侯宝友(演示) 这个皮虾是海里生命力最顽强的了 但是放这水里 十分钟就死了 【正文】 如今,水沟村的渔船跑出四五十海里也很难再捕到鱼,许多渔民只好卖掉渔船上了岸,有的人甚至举家外迁。 【同期】村民 吴春中 原来百十号船 现在剩下三十号了 都不干了 咋办 它没有鱼啦 【正文】 与山东隔海相望的辽宁省,海洋污染同样给当地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 【同期】渔民 【正文】 而同样位于渤海沿线的河北省,由于海水污染、鱼类大面积灭绝。 在河北黄骅的入海口,记者遇到了许多刚刚出海归来的渔民。 【同期】渔民 过去一天能打十多筐,现在只能打几个螃蟹。(鱼呢?) 鱼比以前也少多了,以前海水没有污染,也没有赤潮。 【正文】 这个市规模最大的南排河渔网厂现在已经倒闭,厂房也改做了老年公寓。住在老年公寓的王昌升曾是统领上百条渔船的渔业协会会长,他怎么都没想到,现在连吃到一条干净肥美的鱼都成了难事。 【同期】渔业协会会长 王昌升 你看多瘦 上面都是癞 全是油 全是因为污染太厉害了 【正文】 鱼是王昌升刚刚出海打回来的,这种梭子鱼曾经是渔民餐桌上的美味,可现在,这些鱼身上布满了黄褐色的东西,虽然用洗涤剂洗了几遍,做熟后还是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正文】现场声: 闻鱼 有柴油味 同样深受困扰的还有渤海边的这些水产养殖户,这位搞了十多年海水养殖的宋主任告诉记者,现在海水养殖业的成本越来越高,效益却越来越差。 【同期】海水养殖厂 宋潮主任 主任:就是差在这水 水污染严重 记者:你现在育苗用的水都是什么时候的水 主任:都是去年虾池里陈的水 海水放进去 幼体小虾苗就死 马上就死 不动了 水拿到天津石家庄化验 确实污染的厉害 【正文】 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渤海近海海域贝类等海产品持续9年的监测,发现海产品体内的汞等重金属残留呈逐年升高趋势。据当地渔民介绍这些海产品最终将销往周边大城市。 【导语】 渤海古称沧海。沧海一粟,就是形容渤海之广大难填。可是难填的沧海却如今却污染肆虐,甚至有些地方鱼虾绝迹,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插PPT"渤海地图")渤海周边有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刚才我们看的是山东,下面我们再去河北看看。 【正文】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渤海渔业遭受重创,污染的根源在哪里呢?记者对河北省注入渤海的南排河进行调查发现,沿岸许多化工企业都在向外排放污水。 记者出镜: 这里是河北沧州的一条排水渠,我们在里面取一点水可以看到,水的颜色已经像酱油一样非常黑,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们,这些污水最终都将通过南排河进入渤海。 无奈之下,南排河镇的村民自己动手,在这些企业通往南排河的排污渠里筑起土坝,阻挡污水通过南排河进入渤海。 南排镇 村民 乡亲们就是凑钱也得搭这个坝,一天就得五千来块钱。 记者:要不搭这个坝水下去会对你们育苗厂有什么影响? 村民:到育苗厂里虾苗一个也剩不下,它水里这个化学物品比药还严重。 目前,这些污水大都被村民们的土坝挡住,成为一个个巨大的污水湖,但村民们也知道,这样的围堵并不能持续多久。 村民 也就是暂时堵一下 等鱼大一点就放开了 不放开也不行 不放开上边就淹了 黄骅市水产局办公室主任 化工园区的水他往外排并不是天天排,他可以蓄着,赶上下雨,赶上大风天 有潮汐,赶上风潮比较大的时候他就排, 他有一个闸,他可以控制。 在当地群众提供的这份录像资料上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这些企业曾多次拨开排污渠上的土坝,排放污水经河入海。而作为污水主要来源的沧州临港化工业园区目前,仍在加速扩建,园区内化工企业现已超过40家。其中,有两家原本在天津静海县的香料厂因污染问题被当地查处,现在也正从天津迁入临港化工园。 黄骅市水产局副局长 全国的污染大户都上这来了,因为这有几大优势,一个就是这地方现在虽然有污水处理设备,但他不用,实际上这就是低成本。在其他地方搞,往河里排,道上的污染你就受不了,老百姓知道了你就干不了,现在搬到这就直接排到海里了。 (记者:排到海里就没人管了么?) 谁管啊,绝对没人管,老百姓不管谁都不管。 根据国家海洋局2006年对渤海的监测报告,河北沧州段渤海的四个排污口全部超标排放污水,南排河就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个。 记者现场: 汇聚了众多企业的污水 原本清澈的南排河已经被严重污染,长期以来,就是在这里,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伴随着河水被源源不断注入渤海。 在南排河的入海口,记者遇到了许多刚刚出海归来的渔民。 同期:渔民 过去一天能打十多筐,现在只能打几个螃蟹。(鱼呢?)鱼比以前也少多了,以前海水没有污染,也没有赤潮。 污染带来的后果不仅是海产品数量的减少,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渤海近海海域贝类等海产品持续9年的监测,发现海产品体内的汞等重金属残留呈逐年升高趋势。据当地渔民介绍这些海产品最终将销往天津、北京等大城市。 同期: 渔民:(海鲜)质量也不如以前好了 记者:一般都往哪儿卖啊? 渔民:天津,往天津大宾馆里送。 渔民:咱们这边(海鲜)都上天津 之后北京再到天津来拿货 【导语】 建设工业园区是为了发展。可是以污染作为发展的代价,相信人们不难得出目光短浅的结论。然而面对同样的污染,在老工业基地辽宁,我们的结论就不那么好下了。因为在那里,污染的背后还有着一份不可名状的隐痛。刚刚公布的2006年海洋公报显示,渤海的辽东湾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海域之一,专家分析指出这和辽河的污染直接有关。这条辽宁省内最大、流经城市最多、直接注入渤海的河流究竟怎么了?请看记者的调查。 【正文】 四月的辽河,水色发黑,连河口附近这座大桥的桥墩都给染黑了,据当地人介绍到冬天结冰时,连冰都是黑的。检测人员告诉我们,由于近几年水质恶化速度加快,这里的工业用水提水站不得不报废。 【记者现场】 中央台记者 刘 龙 在经过上游的沈阳、鞍山等一系列的工业城市之后。辽河就是在这里进入营口的。在这个断面上,水质能达标吗?如果超标的话,超标的幅度又是多大? 现在我们随着环保部门的监测人员一同来到这里,抽取最新的水样并作相关的分析 。 【同期】辽宁省营口市环保监测站 站长 李国颖 上游城市对大辽河造成的污染非常的严重。超过国家标准5倍左右,属于劣五类污染,地表水分为五类,它远远超过五类标准。 (记者 )从你们这么多年的检测来看,这次的污染属于偶然的吗? 这是长期的污染。 【同期】辽宁省营口市环保局 局长 杨恒学 如果没有水库放下来的清水,没有自然降水。这条河就是纳污河。 【正文】 据了解,位于辽东湾的营口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处理能力还达不到全市污水总量的一半。 而城市污水不能完全经过处理后排放的情况目前在辽河一带十分普遍,虽然各地都在加快上马污水处理项目,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的困扰,不是工程进展慢,就是普遍不能开足马力。 除了城市生活污水污染辽河之外,工业废水的排放更加惊人。2000年以来,辽河沿岸由于种种原因已经陆续关掉了一批污染企业,但是各地一些大型企业的减排任务却迟迟难以完成。 【记者现场】中央台 刘 龙 这里就是辽河,我们现在来到了营口造纸厂其中的一个排污口,通过我们的镜头大家可以看到,排出的污水依然冒着热气,而且在现场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 【正文】 记者当场提取水样,送往环保部门检测。检测结果与造纸厂提供的数据相差甚远。 【同期】辽宁省营口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站长 李国颖 正常的(COD)标准是200,我们监测的结果是5000多,接近6000。超标接近28倍。 (记者 )这个属于严重污染吗? 是严重污染。 【同期】辽宁省营口造纸厂 副厂长 郭守宝 (记者)我们这个污水处理厂一直在使用吗? 没有在使用。 【同期】辽宁省营口市环保局 局长 杨恒学 如果它的污水处理设备不用,它的的水肯定会排到辽河。因为它的排污口就在辽河岸边,它不进市政管网。 【正文】 这样的情况,营口市政府曾经下过几次整改令。 【同期】辽宁省营口市 营口造纸厂 厂长 赵国庆 为什么没关?当时要关有社会问题,这个企业1万多职工,5万多家属,全靠这个企业吃饭,营口市又承担不了,就说我这个厂子虽然污染,也得干。 【正文】 环保部门的人员介绍说,辽河污染治理的力度在逐年加大,但是仍然有几十家企业不能完全达标排放。长年累月的超标排放已经给营口当地的生态和靠海吃海的渔民带来了严重危害,还直接造成营口海域湿地的萎缩。 【导语】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然而,国家海洋局最新监测显示,渤海污染正持续扩大。有权威部门警告说,照这样下去,不出十年,渤海就会变成死海。 【正文】 监测显示,渤海污染物80%都来自陆地。渤海仅占中国海域面积的2.6%,但是,每年排入渤海的污水却占全国入海污水总量的40%,排入渤海的各种污染物占全国入海污染物总量的47%。带鱼等渤海湾曾经最有名的水产品现在基本绝迹。 【同期】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高之国1037 052003 它的部分海域功能丧失,海水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海产品就是渔业资源在逐年减少,甚至也有一部分渔业资源就绝迹了。 【正文】 监测还表明,环渤海地区的入海排污口,有81%是违法超标排放,而且还将多种持久性和剧毒类污染物排放入海。更令人担忧的是,70%的排污口分布在海水养殖区、旅游区和保护区。环渤海污染的持续扩大,还导致赤潮等海洋环境灾害频繁发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渤海10年仅发生一次赤潮,进入90年代,10年发生了24次,而本世纪一年就发生了14次赤潮灾害,发生频率是50年前的140倍。由于渤海是一个封闭性的海湾,自净能力很差,水体交换一次至少需要16年,因此拦截污染物入海已经刻不容缓。 【同期】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高之国0539 0756 (即使)现在是零排放,16年以后可能渤海里面的大部分污染物可以交换出去。零排放几乎做不到,可能我们现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能遏制住这种环境生态恶化的趋势,但是要想彻底治理它将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正文】 据了解,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或法规,对渤海沿岸三省一市排放污水的总量进行统一挟制。 【导语】 渤海污染,让人震惊,让人心痛。但如果人人都有这样一份心痛,那这心痛就是好事。所谓"见兔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事实上,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和我们一样的经历。我们不幸在于面对污染教训没有汲取,而有幸的则是尚有治污经验可供借鉴。比如日本的濑户内海就与渤海极其相似,渤海的今天也曾是它的昨天。但经过严格治理,濑户内海今日已重现碧波万里。我们衷心希望:他的今天也能是渤海的明天。 【正文】 跟渤海一样,濑户内海也是半封闭的内海,是日本列岛最富足的海湾,天然的鱼仓。但二战后,日本将复兴经济摆在了优先位置,工业布局开始向沿海集中,濑户内海沿岸更被选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的生产能力都占到了全国的40%以上。之后,濑户内海就成了这些工业部门的共用下水道,工厂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随意排入内海,这些废水里,铜、铅、汞等重金属含量高得惊人。当地一个只有4万居民的水俣湾镇,因从濑户内海中捕捞含有高毒性汞污染的海产品,竟有1万人得了当时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70年代初,日本开始着手治理濑户内海,并始终强调以法治海。除了颁布实施《水质污染防止法》、《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防止法》外,还针对濑户内海,特别制订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令》,将排入濑户内海及其邻近海域的工业废水负荷量减少一半。在实施了5年之后,又通过国会决议将这条措施令改为永久性法律。 同时,日本还大力加强内海环境调查与监视、监测的投资,1972年在整个濑户内海共设700个观测站;为了切断污染源头,又将污染严重的化工厂迁离濑户内海,使其大部分区域都被规划为国家公园,并建立了800多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这样,到1980年代初,濑户内海水质已基本恢复到良好状态,海洋渔获量甚至超过了1950年代。现在该海域和沿岸资源、环境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充分显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巨大成效。 【导语】 总结日本治理濑户内海的经验,我们大致可以概括为“以立法为基础,以监管为保障,以投入为动力,以搬迁为根本”。治理渤海,我们是要照方抓药,还是另有高招?来看柴静带给我们的绿色新思路。 【正文】 【导语】 在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加快发展”与“节能环保”的两难命题时,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做为头号发达国家同样也面临着节能降耗的问题。尽管两国发展阶段不同,节能环保各有侧重,但不同的任务却关乎共同的命运。毕竟,地球只有一个!进入今天的绿色地球村。 【正文】 【同期】记者出镜: 多年来,美国人一直消耗着世界1/4的能源供应,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去年以来,布什总统的能源政策开始有了变化。他颁布命令,要求联邦政府机构降低能源消耗,并鼓励官员们少开私车,更多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还呼吁美国民众节约能源。舆论认为,布什的这番表态,意味着美国能源政策由强调"开源"转向注重"节流"。 【正文】 走进美国人家里,你会发现洗衣机、空调和冰箱的耗电都比过去少了。美国家电制造商有大量耗能的传统,美国人也一直乐于接受耗电的空调,但是,当绝大多数人逐渐转变观念时,进口的静噪节能空调的销量马上直线上升,市场占有率也由过去的20%,飙升到现在的97%。 洗衣机市场也在发生类似变化。美国人一直都愿意买容易放衣服的大洗衣机,所以涡轮式洗衣机一度成为他们的最爱,但这种洗衣机需要多耗40%的水和电。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家电节能标准被引入,节能的滚筒洗衣机倒成了现在美国最畅销的洗衣机。尽管这种洗衣机售价比传统的要贵,但许多消费者已经意识到,节能将抵消高价。 除此以外,美国的大多数城市也都开始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纽约更是如此。公交车有专门的快车道,地铁也是四通八达,这样节能且节约时间。有时,你会看到加长的私家车在街上缓慢爬行,而公交车却可以驶入快车道,而且通常很准时。在很多大学也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通常第一年入学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免费的公交卡,前提是没有申请汽车停车位。 与此同时,美国还计划向太空发射带有能量搜集装置的卫星,从而布建大规模的空间太阳能站,为地面上的美军基地或战场提供能源。该能源也可以用于非军事用途。如果项目得到批准并实行,预计可以在未来的20年内完成。 【同期】记者出镜: 其实,美国现行的能源战略规划主要体现在《2005年国家能源政策法》中。这部新能源法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优惠政策来辅助科研力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根据新法案,联邦政府在未来10年内将提供145亿美元的减免税优惠,以鼓励石油、天然气、煤气和电力企业等采取节能措施。这就是说,客户节能越多,提供能源的企业得到的优惠就越多。与此同时,能源部还扩大了联邦能效研发和利用计划,认为能效研发投资是最节约和有效的途径,能同时降低气候变化、石油进口中断和空气污染的风险,以及提高美国经济的生产率。实践证明,这项能效研发计划给美国带来了300亿美元的净收益,而过去22年的能效研发计划投资总共约为70亿美元。相信这一系列举措可以引起国内有关机构的关注。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