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偏科 文科理科都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02:2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2007年高考在即。今年,已经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分省命题,作为国家级考试的高考,一卷“试”全国的一统格局已经打破。如何看待分省命题?未来高考将发生哪些趋势性变化?记者就此专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

  关于命题

  全都分省命题

  没有这个必要

  记者:分省命题范围在逐步扩大,人们对维护高考这一国家级考试的权威性、公平性越来越关注。请您给大家做个分析。

  应书增:分省命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上海开始,逐渐扩大到北京、天津等地。到今年,已经增加到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此,有人问:以后是不是就不存在统一命题的全国高考,都由各地自己组织考试了?

  目前全国分省命题所涉及考生人数,占到全部考生人数的2/3。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实现分省命题不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有的省份综合性的重点院校较少,比较难以组织独立的高考命题。同时,采取分省命题方式,虽然中央级的命题风险减小,但命题风险在省一级却增大了,而且保证命题的质量也成为省级命题的关键环节。命题质量总的来讲,要有利于基础教育质量的推进和满足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

  另外,组织分省命题考试需具备一定条件,如本省命题教师具有足够的力量,学科建设完备。

  关于质量

  命题质量评价

  公正应是核心

  记者:那么,如何来评价分省命题后的命题质量呢?

  应书增:最重要的是,在保密性上没有出问题。而命题质量的评价,则涉及多方面。

  宏观评价。主要包括来自社会、考生、家长、老师的问卷调查结果。专家评价。主要侧重命题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比如表述要准确到位,防止学生答题时的误解、偏差。像作文命题“面向大海”,作为沿海地区的区域性命题没有问题,但作为全国统一考试题就不合适,因为内陆考生可能还没有机会看到大海。像陕西省历史文化厚重,相关命题运用到广东省就不合适。要把上千个学时的课程,浓缩到两个小时内来考,又要反映学生的水平,没有命题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是不行的。

  中学与大学的教学结合评价。高考作为接合部,要连接的就是这两个学习阶段。像美国的SAT考试,因为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更像知识竞赛。这种考试风格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 所有的评价,公正是核心。

  关于科目

  文理都很重要

  考生莫要偏科

  记者:请您对新课标下的高考做个分析。

  应书增:举例来说,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力求达到为考生减负的目的。“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

  广东方案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考生偏科。否则文科考生有可能不选理科,理科考生可能不选文科。为了避免出现偏科现象,所以要在文科基础中体现出理科的知识,理科基础中体现文科知识。理科知识在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没有理科知识是有缺陷的,作为文科考生也应该具备基本的理科知识。同样,对理科考生而言,文科知识照样不能忽视。如果只考文科而不考理科,或只考理科不考文科,会造成大面积的偏科。新课标下如何命题、如何建立评分机制等都是要探讨的新问题。

  关于选修

  是否放弃选修

  必须把握分寸

  记者:我们看到,比起高中新课标教学中的大量的选修模块,宁夏、山东、广东、海南4省区新高考方案中,具体到每张试卷,涉及选修模块的比重较小,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分值也不多。请问现在这部分大概能占到多少?如果分值太少,考生是否会选择放弃选修内容?

  应书增:以总分150分计,保守的说法认为,现在选修的内容会占到15分左右;乐观的说法认为,可以达到20分~30分。这是一个很敏感的线,如果选修的内容分值太少,确实会使一些考生选择放弃学习选修内容。关键是平衡,多少分才能使其不放弃,必须把握分寸。

  关于大纲

  高考新大纲

  还有点问题

  记者:作为第一个全国统一的新课标高考大纲,您认为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应书增:从各方面反映看,新大纲是成功的,与高中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有效的衔接,检验了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应该说,没有新高考的检验,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不完全或不彻底的。

  当然,新大纲主要还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制订的,它肩负着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的重任。从目前来看,新大纲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与高中新课程的衔接上。比如历史课程标准的编排体系,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也就是说它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而不以通史形式编排。一般来说,专题学习到了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可以进行,在高中应该以通史形式学习为主。在新大纲中,历史科目试题还是按照通史编制的,这种矛盾冲突应该及早解决,这些是以后需要探索改进的地方。

  关于录取

  考生素质评定

  记入电子档案

  记者: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中,都把综合素质评定列入其中,考生的综合素质评定被记入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评定怎样才能避免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应书增:综合素质评定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这是完善考生评价体系、避免把考试分数作为录取的惟一尺度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人们的社会诚信度还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个别地方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国外的考试中,除了考试成绩,校长和老师的推荐信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国内这样就不行。这些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解决,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相关政策

  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扩大到59所

  自北大、清华等高校从2003年起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后,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逐年增加,今年达到59所。教育部规定,试点高校招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对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区,在自主选拔录取人数上给予适当倾斜。

  自主选拔录取的程序和原则是:自愿申请、中学推荐、专家面试、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试点高校要将入选考生名单及时通知考生所在中学并报送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分别在考生所在中学、试点高校网站以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信息发布媒体上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

  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有三大变化

  变化一:鼓励省级招办组织艺术类专业统一测试。变化二:艺术类专业安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从2007年起,除36所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可不安排分省计划外,所有高校都要参考专业测试情况和生源情况,编制本校艺术类专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并经省级招办向社会公示。

  变化三: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招生在高职(专科)提前批录取。为了避免文化成绩较高的艺术类专业考生利益受到影响,2007年起艺术类本科专业将继续安排在各地第一批次本科录取前录取,而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将调整在各地本科批次后、高职(专科)第一批次前录取。

  五类考生可加分优先录取

  在2007年高校招生录取中,具有加分资格和优惠录取条件的考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省级优秀学生和各种获奖者,加分不超过20分。 二是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归侨、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等,这类考生加分不得超过20分。 三是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分别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和20分投档。 四是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五是定向就业招生与非定向招生应同时进行投档录取。

  保送生进入“阳光高考”公示

  教育部强调,要严格规范外国语中学的推荐保送程序。目前全国有16所外国语中学可向高校推荐保送外语人才,教育部要求外国语中学制定的推荐办法,必须报所在地省级招办审核备案后在全校公布。经中学和省级招办“两级”审核公示以后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集中公示。

  据半月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