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他们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07:45 南海网-海南日报

  

是什么让他们改变

  毕业于琼州大学的韦育辉在海棠湾镇林旺中学做志愿者两年间,遍访学生家庭,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学校,成为学校教师的典范。苏建强

是什么让他们改变

  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陈运武、王春天(右),目前在三亚市田独镇做志愿服务工作,指导当地群众转岗种植兰花。苏建强

  从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年了。四年里,一批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前赴后继,到西部最艰苦的地方,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他们也在艰苦中磨练了意志,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由学生向社会人员的成功转型。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一批批到贫困地区支教、支医、支农的志愿者,正以亲身实践改变着贫困地区的面貌,而他们自己,也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丰富着人生经历,完善着精神世界。

  他们当中既有海南大学生到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也有外地大学生到海南贫困地区的,还有海南大学生到海南贫困地区的。

  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艰苦?又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

  通过记者的采访,我们可以从那些患病多年,经海南的大学生志愿者之手获得痊愈的患者眼中找到答案;也可以从乡村小学孩子们对书本和知识越来越痴迷的氛围中找到答案;还可以从地方检察机关的作风改变中找到答案。

  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民众的认可,大学毕业生才能够找到自我,找到自信,才能找到生命的价值。

是什么让他们改变

  保亭六弓乡卫生院青年志愿者蔡德清身残志坚,服务两年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苏建强

  从海南到贵州成了一名真正医生

  2003年7月,随着一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召唤,38名海南大学毕业生应声而动,成为了首批海南青年志愿者,走上了远赴贵州的志愿征程……

  38名海南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贵州省习水县,在一些偏僻贫穷的乡镇开始了支医、支教等志愿活动,许多人不再发愁生病找不到好医生了,许多学校不再愁因缺教师而开不了课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为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同时他们的热情与执著感动着周围的人,带动着志愿单位更快地发展起来。

  不仅如此,38位志愿者也在实践中快速地成长了起来。被当地人称为“小神医”的吴多铭现在已成为贵州习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的骨干力量,在他去之前,病人很少的中医科室全年只有几千元的收入,而他去了之后,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科室一个月的收入超过了从前一年的收入。

  代表人物档案:

  吴多铭,2003年西部计划首批海南志愿者之一,籍贯海南,毕业于海南医学院中医专业。

  服务地: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卫生院。

  服务期:2年。

  2003年,毕业于海南医学院中医专业的吴多铭成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首批海南志愿者中的一员,来到了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卫生院支医,习水县的生活贫困与工作环境的恶劣也让吴多铭和众多志愿者深深震撼。吴多铭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将所学的知识快速地与实践结合起来。“行医”不久,他就用针灸加中药医疗法,治好了患脑血栓瘫痪在床的81岁老人何树良和患腰椎间盘突出卧床的蔡中群姐妹。他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周围群众的认可。

  感受与收获:

  此时的吴多铭在这两年与大学生活截然不同的志愿服务生活中也逐渐变得成熟。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当年作为刚毕业的学生,通过到基层锻炼,与贫困山区的人民接触,使他了解了民间疾苦,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感谢西部计划给他们这样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当年正是因为有一个这样的平台,给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机会,让自己得以锻炼和发展,临床经验也变得丰富。而当中得到当地老百姓的信任,是让他终生感到欣慰的事,也为他现在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打下了基础。

  这么多的志愿者从大城市来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带去了实惠,得到民众异口同声的称赞。他们的事迹,在习水3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诵。

  从江西到海南

  人生从此找到自信

  2004年,海南省由西部计划招募省转为服务省,100名来自海南、江西各高校的志愿者来到海南陵水、保亭、五指山等比较贫困的地区开展志愿服务;2005年,志愿人数增加到155名,三亚市的5个乡镇也成为志愿服务地区。255名志愿者在这4个市县的28个乡镇114个服务单位开始了支教、支医、支农、基层检察和青年中心等志愿服务工作。在志愿服务中,许多来自江西的学生爱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服务期满后,有不少人希望能留在这里继续工作。

  代表人物档案:

  邹志云,2004年西部计划首批赴海南志愿者之一,籍贯江西,毕业于江西南昌大学。

  志愿服务地:海南省保亭检察院。

  服务期:2年。

  在成为志愿者之前,邹志云已经在浙江宁波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得知西部计划在招募志愿者后,他放弃了已有的工作,选择到海南省保亭县作一名志愿者。2004年,他如愿来到保亭检察院开始了支检工作。去年,服务期满的邹志云留在了保亭县检察院,成了一名检察院书记员。

  保亭检察院检察长罗宗煌说,志愿者的到来,不仅给保亭检察院带来了学校勤奋好学、钻研学问的好学风,还激活了干警的业余生活。现在,整个检察院干警都开始热衷于学习、以期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好地开展工作。罗宗煌告诉记者,志愿者们通过两年的志愿服务,有些工作水平已达到公务员的水平,甚至超过了一些公开招考来的公务员,更重要的是他们给检察院带来了新的活力。

  感受与收获:

  西部计划带给邹志云的感受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是对他人生的一种锻炼和考验。他说,西部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好比一场接力赛,需要全社会有责任心的人共同努力,一名志愿者不在乎他能做多大贡献,而在于他带去了一种精神。在当志愿者的日子里,他自己也有了不少收获:一是增强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证实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二是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经历是成长的经历,收获的经历,也是奉献的经历!三是提高了业务水平,让理论知识转化成了社会实践。

  代表人物档案:

  蔡德清,200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籍贯江西,毕业于赣南医学院。

  志愿服务地:海南省保亭三道镇六弓乡卫生院。

  服务期:2年。

  蔡德清恐怕是所有志愿者中最特殊的一个了,他是支医志愿者,却也是一个腿有残疾、需要别人照顾的人。但在近两年的志愿服务生活中,他的收获却比别人更多。

  六弓乡是一个远离县城50多里地的偏僻山区乡镇,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对于从小生活在县城的蔡德清来说,这里的工作、生活环境都让他无所适从,尤其是卫生院的工作环境,要设备没设备,要人手没人手。蔡德清刚来到卫生院时,医护人员大都比较懒散,老百姓对卫生院也有很多看法,所以没多少人愿意来这里看病,平时看病靠的是老三件(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作为刚毕业的学生,蔡德清临床经验十分有限,仅靠这些,怎么能够做一个称职的医生呢?蔡德清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努力去适应这里,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着周围的同事。在他的感召下,卫生院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来看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医院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

  感受与收获:

  当我们在六弓乡卫生院见到蔡德清的时候,正在为一位来给孩子看病的妇女取药。

  蔡德清笑着说,自己是家中老小,而且行动有所不便,基本上在家里没做过家务,所以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但经过近两年时间的锻炼,他学会了做很多事情,现在洗衣做饭都不在话下。

  他说,是西部计划让他得到了很多方面的锻炼。以前的他并不是个自信的人,这两年的志愿者经历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有了这段经历,不论以后遇到怎样的困难,他都会自信地面对。在这里确实很忙碌,但却过得很充实,更是收获了很多的快乐,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六弓乡党委书记黄武告诉我们,志愿者的到来给乡里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来自江西等地的许多志愿者克服了生活饮食上的不习惯,不但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带动了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平时更是乐于助人,主动做事。在乡政府工作的两名志愿者虽然经验不是很多,但总是能及时处理办公室事务;原先整理有欠规范的乡镇文件,被他们管理得井井有条,平时闲暇他们还主动教其他老干部相关电脑知识,在他们影响下,政府办事效率有了不小的提高;蔡德清为一个喝了农药的农民做人工呼吸、挽救生命的事情一夜传遍了乡里,很远村庄的人们都愿意来找他看病;还有一名叫刘方(2005年)的志愿者发动当地所有志愿者和村民一起维修了1000多米的泥路。

  志愿者的到来,不仅给他们所服务的单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整个保亭县都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是什么让他们改变

  志愿者张鑫在给学生上课。李幸璜

  从海南到海南

  生命价值在于奉献

  在众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当中,人数最多的还是来自海南省各高校的学子们,在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活动中,他们踊跃报名,到我省最需要人才的地方,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为当地人民尽心尽力地服务,而他们也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心理也逐渐成熟,有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

  代表人物档案:

  张鑫,200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籍贯河南,毕业于琼州大学。

  志愿服务地:海南省陵水群英朗讯希望小学。

  服务期:2年。

  现在的张鑫已是朗讯希望小学的一名正式教师了,服务期满后,他就留在了学校任教。

  朗讯希望小学可以说是陵水最偏僻的学校之一。这里的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差、学习观念淡薄,而且调皮、贪玩;很多学生家长嗜酒如命,对子女的学习情况大多数是不闻不问;加上这里地处偏僻,信息不灵,给志愿者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面对种种问题,张鑫没有退缩,而是以学生为主,尽力克服种种困难,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努力做到最好。

  “如果每年多来几个志愿者就好了!”这是朗讯希望小学黄校长给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张鑫等志愿者的到来,给小学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新空气。以前学校不管开大会小会,大家都是一口海南话,志愿者来后,普通话成了学校里最通用的语言,这无形中带来了一种文化氛围,也给学校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希望。由于地处偏僻,交通较为闭塞,学校教师大多不懂电脑,志愿者就主动地教他们一些电脑知识,将一些先进的文化带进校园。课下,志愿者们积极和学生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课上认真教学,课下给学生们讲故事,和学生一起玩耍。他们的行为,不但使孩子们开始喜欢校园,他们爱岗敬业、不求回报的精神也鼓舞和鞭策着在岗的老师们,在他们的带动下,学校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教学热情增强了许多,以前不喜欢课外活动、一放学就回家的学生们开始喜欢留在校园里玩耍,性格变得活泼,整个学校有了真正的校园氛围。

  感受与收获

  两年的志愿生活,让张鑫对“志愿者”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志愿者就是有志气、有心愿的人,有志气是面对困难、寂寞时宁愿吃苦也不改变志向,有心愿是做事要出成绩,尽管不是轰轰烈烈,也要实实在在。他说,西部计划让他明白了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奉献了多少。

  在朗讯,张鑫也体味到了人生的多种滋味,他深有感触地说:“当志愿者是我的一种人生阅历,两年的志愿者生活,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在这所学校,很多老师都成了他的知心朋友,在他生活上有困难时,他们都会给予他帮助,使他远离城市的生活虽觉比较单调,却不觉乏味。而学生们平时总会拿自家的好吃的东西带给他们喜欢的张老师,去年春节回家前,有几名学生摘来两束野花悄悄放在他的窗台上,还有学生拿来自家做的爆米花让他带着路上吃,让他至今觉得感动。

  代表人物档案:

  陈运武,200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籍贯海南,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志愿服务地:海南省三亚市田独镇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

  服务期:2年

  田独镇有不少村庄是热带兰花专业村。目前,全镇有热带兰花基地4个,种植户90户,在这里,陈运武和另一名志愿者可谓是找到了用武之地,学校所学的技术在这里派上了用场。从上岗第一天起,他就开始负责田独镇兰花产业的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他说刚开始只是为了体验生活,完成志愿者应该做的事,但是后来,他却从心底喜欢上了这项工作,帮助农户搭建、换盆、修剪等成了他空余时间经常主动做的事。他感觉这种服务不仅仅是体验到了真实的生活,感觉到人生也在这些琐事中变得充实,不仅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强,农户们对他们的信任,更让他们对未来信心十足。

  对田独镇的农户们来说,两名大学生志愿者不但在兰花种植和病虫害防治上给予了他们不少指导,还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好伙伴,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种植中碰到的问题。2005年,田独镇兰花种植户遭到“达维”重创时,两名志愿者急农户所急,向镇政府提出成立“兰花服务社”,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灾后问题,得知一些小规模农户无法买到肥料的情况时,专门从广州运回肥料,以成本价卖给农户,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感受与收获:

  “因为西部计划,我们才有机会到最需要的地方,将所学变为所用。”对于志愿者提出的有关兰花种植的想法和要求,有关部门总是尽量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条件。陈运武说就是这种支持和信任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当地百姓多做一些事,以此来回报这种信任。

  西部计划志愿者采访札记在感动中领悟

  从2003年到2006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展已是四个年头。四年里,共有293名来自省内外的大学生志愿者到贵州遵义市习水县及海南陵水、保亭、五指山、三亚等市县做志愿服务,四年里,志愿者中涌现出众多感人的人和事。

  要将这些志愿者的故事都写出来,三天的采访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却被一直触动着。

  在陵水的朗讯希望小学,看到张鑫晒得黑黑的面庞;感觉他没有风扇和空调的办公室的闷热;感受他说没能见上爷爷、奶奶、姥姥最后一面时的伤感,而他依然说自己无悔时,我们的采访出现了几次无声的停顿。在保亭的六弓乡卫生院,看到蔡德清拄着拐杖,脸上是灿烂的笑容时;看到他拄着拐杖在有些狭窄的取药处略显吃力地为患者取药时……

  这些志愿者大多都是刚踏出校门,便走上了志愿者的道路,论每个人的性格,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作为志愿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忘我、无私的精神特点,这也正是西部计划需要的志愿者精神。

  在所有的采访点,当我们问志愿者们觉得苦不苦时,他们都像约好了似的说:“不苦”,还说原本就做好了到艰苦的地方吃苦的准备,可是到了服务地,却觉得比自己想象中好了很多。

  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而且更有志愿者,到了服务地,觉得还不够艰苦,还一再申请让自己到更艰苦一点的地方去。2005年,曾有两名女志愿者被分到朗讯希望小学,乡上领导知道后,很担心她们吃不消这里的环境,就硬是将她们换到了别的地方,她们知道后曾找校长和当地西部计划项目办的同志,苦苦要求让她们留在这里,虽然最终出于多方面考虑,还是没有同意她们的要求,但是她们的这段故事却仍然在那里流传着。

  可以说,三天时间里,我们在感动中,重新领悟了志愿者精神。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