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水利危机凸显 工程性缺水加重旱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09:58 江西商报

  破旧的水坝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江西水资源在全国占第七。能否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其农业抗旱的“瓶颈”。2003年江西大旱,当时就有人提出“旱在水利”。而多年来,一到双抢时节,灌渠上游不断放大水量,下游农田就是不见一滴水的情形是常见的现象。

  这里的农民有点渴

  今年,家住的徐坊村的村民徐先生一家开始买粮食吃。他有一个儿子一女儿,全都在外面打工。自己的责任田也不种水稻,而是改种像甘蔗这样的经济农作物。他自己还在责任田旁边修了个蓄水池。

  记者采访发现,像徐先生这样逐渐脱离以前的渠系的农户在部分村落还是挺多见的。他们基本都处于水渠系的末端。徐先生告诉记者,堰里面放的水到他家责任田时基本就没有了。由于渠道完全是“天然”式的,下游要放满水,必须等到上游的田喝饱了才有份。不然就得整夜整夜的守着长长的水渠。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不修水渠时,徐先生说“一家是没有办法修起来的,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那么多工夫。但是要大家一起修,上游有水用的肯定不愿意。”

  水利专家向记者介绍到:“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灌区末级渠系基本没有人管理,也没有人维修。长期以来,末级渠系工程建设与维护除了靠少量的财政资金补助,主要靠受益区农民投工投劳。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后,末级渠工程建设维护农民投入部分急剧减少。在减免农业税后,原来主要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村提也不复存在。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普遍存在‘公家的水、自家的地’的心理,加上劳务效益低和加上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等因素。农民的投工投劳受很大影响。”

  耕种了几十年的徐先生认为,现在粮食的价格太低。农民靠种植水稻最多也就解决温饱问题。有些责任田少的农户会选择放弃务农,而外出打工。在这种循环效应下,渠系只能吃老本。只索取不维修,使得渠系老化、破坏越来越严重。

  “按照相关文件灌区的农田是要按亩每年收取相应费用的。农户必须要每年每亩交纳十三块钱的水费和一块钱的水库移民补偿费。然而这些钱在2001年到200年的时候还能收取到50%。”溪霞水库管理处负责人也道出自己的无奈,因为在这时期内,费用可以算到村里的税费里。可是自税费改革后,不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水费也就收不到了。使得本来就脆弱的水库难以维修。“按照规定,我们可以不提供水,可是旱情一来,政府干预也来了。基本是先放水再说,可是之后又不了了之。我们单位是没有专项拨款的,全靠这些水费来维持运转。”这位负责人无奈的诉说出目前水库、水渠的困境。

  家住溪霞胡赵村的一村民这样解释:“人家田都不种了,或者自己修建了蓄水池,或者根本用不到你放下来的水,凭什么要交那十四块钱。”

  农业水利的老问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随着中国水利工程的起步,江西这个鱼米之乡,也紧随全国的步伐,开始了全省水利工程的建设。

  “目前我省现有的各种灌溉工程就建于这个时候,特别是那些非国有水管单位的中小型灌溉工程或者末级渠系工程绝大多数也是兴建于此时。”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多数水利工程基本都属于当时“大跃进”的产物。这些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的问题严重。加上工程运行的时间都有几十年,但是管理和维修滞后。因此工程存在老化严重,灌溉效益逐年下降。

  在农民投工投劳剧减的同时,地方以及政府对水库、渠系的建设维修资金又严重缺乏。使得治理举步维艰。记者看到,江西省水利研究院一项分析材料上就着重提到了在现行管理体制和地方财力状况下,解决末级渠系工程改造建设投入问题难度大。

  新建县溪泉水库管理所熊副所长则直接表示,目前的一些水库只有社会效益,对于灌溉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并且由于失修而造成安全隐患。

  我省目前大大小小的水库就有九千多座,塘坝二十四万多座。而进行了除险加固的水库只占了个零头。那些尚未除险加固的水库,特别是一些单一灌溉的小型水库以及塘坝,坝体渗漏超标、蓄水量普遍达不到设计规模。

  位于南昌市北郊新建县溪霞镇,距南昌城区仅20公里,中心部位为南昌地区最大的重点水库--溪霞水库,湖面7000多亩,水库周围岩石林立,洞中藏洞,深不可测。它是南昌近郊最大的人工湖。溪霞水库管理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水库设计时是八万亩,而最高灌溉面积是六万亩。霞镇、乐化镇的大部分村庄以及樵舍的一部分村庄的农田依靠这座水库进行灌溉。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投入使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仅能灌溉农田两万多亩。还不到最高时期的一半。

  不仅如此,我省三分之二的农田灌溉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串漫灌的灌溉方法。一方面因为渠系老化;另一方面灌溉方法也相对落后。这种局面使得本来不属于“望天田”的田只好祈求上天能风调雨顺。因此进一步加重了江西的旱情。

  江西省水利研究院农田水利与水资源所李所长给记者提供了一份资料,从建国到2005年,江西发生大小干旱42次,平均1.36年一次,近乎“十年八旱”。其中严重干旱就有12次。

  江西水资源在全国占第七。能否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其农业抗旱的“瓶颈”。2003年江西大旱,当时就有人提出“旱在水利”。而多年来,一到双抢时节,灌渠上游不断放大水量,下游农田就是不见一滴水的情形是常见的现象。

  “病险水库就是不定时的炸弹,汛期有水不敢多蓄,到了旱季却叫渴”,面对全县40多座病险水库,吉水一位副县长曾痛心地说:“如果水库状况良好,汛期蓄足水,干旱时农民生产生活就容易多了。”

  “一旦遇到年景稍微不好,凡是旱情严重的地方,都会发现同一个问题:水库山塘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蓄水;一些基础水利设施灌溉能力脆弱,工程效益大打折扣;灌渠建设不配套,跑冒滴漏严重。”一位参加过水利调研的研究生对记者说到。由于田间工程不配套,跑、冒、漏水现象在我省灌溉农田区域中十分普遍,漫灌现象也很突出。水量分配不能合理调空,“上游淹,下游旱”的事情经常发生,水资源浪费极为严重。

  记者了解到,目前水库汛期有限制水位。一旦超过这个水位就不需泄洪。但专业人士对这种做法提出了疑问:汛限水位究竟多少才最合理?为求水库安全,当地给每座水库都设定汛限水位,限制水库多装水。“政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宁愿做过头,把汛限水位设得很低,于是,一旦突然发生旱情,抗旱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而相关人士则表示,汛限水位设得很低也是被逼出来的。很多水库处于病险状态,一旦“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天灾人祸。即便是已经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也存在末级渠系配套改造滞后的现象。

  农业水利急寻出路

  现有末级渠系所有权、管理权还是属于农村集体,而集体管理主体地位虚置。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生产的直接投入是自己的事,而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的事,即便田间地头的工程也应该是水管单位的事。调查发现,现在的农民群众,特别是偏远落后、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农民群众,对末级渠的配套改造依赖心理非常严重,他们已习惯和适应了现状,但他们有改造末级渠的愿望,由于经济承受力不够,也只好作罢。

  目前,国家应尽快出台一些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建设的激励机制政策,可考虑以奖代补,也就是说,农村集体组织先把工程做好,即工程按基建程序建设验收合格了,国家奖励工程总投资的80%,从走访的所有灌区群众反映看,群众对以奖代补还是乐意接受的,他们表示,现在有种粮直补、良种补贴,若再有“修渠奖补”那就太好了。但不少群众还是担心难以兑现,还存在筹资困难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允许农民用水集体组织申请末级渠系改造贴息贷款,或者鼓励施工企业带资施工,曾而给予一定的利润回报等。

  一些干部群众表示,“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合理机动、长效安全的抗旱运行机制,建立省一级农水经费或农水建设基金,保证一些基础性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机制,用适当的水利收益等市场化手段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水利。”

  记者从江西省水利厅了解到,目前江西末级渠系改造有赣抚平原灌区等三个试点。然而在试点效果得到认可是时候,却没有办法将成果继续扩大。因为末级渠系是惠农工程。这就意味着渠系改造要么灌区掏钱,要么政府拨款。然而面对资金“瓶颈”,各级单位也是“爱莫能助”。

  省水利厅农业水利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江西试点改造资金出现严重不足。赣抚平原灌区等三个试点由水利部和

国家发改委主持,共需资金六百万。资金按1:2分担。结果国家拨款的两百万到了,而地方却由于财政的“捉襟见肘”未能及时到帐。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只好继续 “投工投劳”。

  该负责人还透露:江西水利厅在规划上本来预计投入一千万,而实际只到帐了三十万。资金之壑难以填平。

  政府部门经过调研测算,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后,全省灌区总灌溉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新增或恢复灌溉面积将有12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约有680万亩。如田间配套到位,渠道畅通,则旱能灌、涝能排。灌溉保障效率的提高,可以为建设“两高一优”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商报记者 刘伟华 见习记者 张仁杰

  □图/商报记者 黄昊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