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名人论道:陕西应建一所道教大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10:2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中外文化名人论道:陕西应建一所道教大学(图)
古楼观复修落成庆典暨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仪式上,与会代表吟诵《道德经》。(记者王平 张万山摄)

  本报讯(记者陈颖)“道是大道,世界是小世界”,著名作家贾平凹把这样一句话送给了正在举行的国际道德经论坛,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昨天下午,陕西电视台《开坛》栏目在国际道德经论坛会场现场“开坛”,邀请中外文化名流一起坐而论道,分享他们对于《道德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

  论道的嘉宾包括90岁的国学大师叶曼女士、著名作家贾平凹、加拿大学者胡碧玲、著名导演张纪中、台湾知名学者陈鼓应教授、围棋国手孔祥明等。关于《道德经》,他们中有人专门研究,有人偶然结缘;谈起“道”,也是各有体悟。

  “《道德经》是一本奇书”,贾平凹坦言,自己虽然经常品读《道德经》,但对其中很多的内容也不甚理解。他认为,众人对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始终没有统一的解释,也说明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道”的理解,在他看来,“道”就是宇宙本身呈现的一种规律。贾平凹称《道德经》对自己认识世界、修炼内心的境界有很大的帮助,引导自己在处世方面做到淡泊、朴素和静默。

  游历过多个国家的叶曼女士提到,世界上翻译成外文最多的除了《圣经》就是《道德经》。她说,《道德经》只有5000字,历史上却有几千人对它进行注解,足以看到《道德经》对中华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金发碧眼的加拿大女学者胡碧玲因研习中医而与《道德经》结缘,称自己由此在思想上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她说:“《道德经》能扩大一个人的心态,使人能够接受别人的观点,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看待问题,这对建立一个和谐社会非常重要。”

  台湾学者陈鼓应教授说,陕西是我们祖先居住的地方,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哲老子来到陕西,紫气东来,在周至楼观台撰写《道德经》,并讲经授道,为人类思想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西方,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的学府,人们可以对宗教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陕西作为道教文化发源的地方,应该建立一所“道教大学”,以便系统地挖掘、传播道教文化,更好地弘扬《道德经》精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6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