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坑多棺罕见 靖安县古墓已出土40具棺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18:50 中国江西网

  

一坑多棺罕见靖安县古墓已出土40具棺木(图)

  江西靖安县李洲坳古墓挖掘现场。(李文轩 摄)

  

一坑多棺罕见靖安县古墓已出土40具棺木(图)

  江西靖安县李洲坳古墓葬已出土40具棺木,墓葬中还出土了十余件器物,有青铜凿、削、刀;漆勺;木梳、盒等古代用品。(李文轩 摄)

  中国江西新闻网4月25日南昌讯(李文轩 记者 邓小勇 报道)2006年12月28日,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李洲坳斋饭垴发现一座古墓遭到破坏。接到报告后,省文化厅、文物局领导当即向国家文物局紧急请示,要求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很快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2007年1月6日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靖安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进驻水口乡李洲坳,对古墓进行了3个多月的考古发掘。

  李洲坳古墓位于靖安县水口乡李家自然村,处于北潦河南支流南岸的丘陵之间,是一处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原封土高约12米,封土底部为圆形,底部弧形边长35米。封土分为若干小层,分别用黄色粘土和大型石块层层堆起,形成一个高高的封土包,封土包与东西两山的高度基本相同。

  在封土的正中下方位置,挖有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穴。墓穴南北长16米,东西宽11.3-11.7米,面积约190平方米,墓口至底部深约3米。墓穴四壁陡直,加工平整,表面抹有一层膏泥作为保护。墓葬南侧开口部位有一层台阶,东部偏南侧开有一斜坡墓道,墓道宽度约3.2米,受现代公路的破坏,残长5米。

  墓穴内填土均层层夯筑填起,在墓穴不同位置有不同土色,并有不同的填埋顺序。填土有浅黄色沙性土、黄色黏土、黄白相间的花斑土、和深褐色灰土四种土质。有的地方分层清晰,夯窝明显,有的地方则比较疏松。墓穴最中心部位,填土为黄色黏土并夹杂大量石块,夯土十分紧密。

  填土底层,有一层黄褐色的硬土层包裹下层膏泥。该硬土层厚度1-4厘米,有分区现象,将整个墓穴内的棺木划分为若干个小区。硬层下为厚约20-40厘米的膏泥层,膏泥有青、灰、白等多种颜色,膏泥层下即为棺木。

  从目前发掘的情况分析,该墓葬没有椁具,只有单个棺木。截至发稿时止,可确认有棺木约40具,绝大多数保存完好。棺木密集排列,多数东西向,局部也有的呈南北向。在墓穴的东南角,有相对宽大的棺木一具,两侧有铁制吊环。棺木均由完整楠木对半剖开后剜成,下葬时用蔑绳捆绑,然后裹以数层竹席。

  墓葬中出土了十余件器物,有青铜凿、削、刀;漆勺;木梳、盒等。这些器物与江西贵溪东周时期崖墓出土的器物相似。专家们根据目前发掘的情况分析,这种一坑多棺的葬俗在江西省乃至整个南方地区都是罕见的。

  目前进一步的发掘工作目前正在紧张的进行中。

  编辑:杨冗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