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老战士昨献“宝”,渡江文物征集热线继续开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02:5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毛庆) “别小看这张地图,它可为整个渡江战役的胜利出了不少力。”昨天,在鸡鸣山庄60号431室渡江老战士苏建中家中,老人从包裹着的层层报纸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幅地图。据称,当年,他所在的新四军华中军区司令部陆地测量队在两年时间内绘制了数百幅地图,拼接起来就是渡江战役的战场。而他所珍藏的就是其中的一幅。

  记者看到,这幅地图,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高淳县”、“溧水城”、“芜湖县”、“和县城”是较大的红色字迹,地图上密布着道路和村庄名称。地图的左边写着一行小字:新四军华中军区司令部陆地测量队,右下角写着:苏建中绘。由于年代久远,地图已呈淡黄色。

  苏老告诉记者,当年他在测量队任组长,1946年9月,测量队接到绘制军事地图的任务,大家按面积分,每人绘制一部分,然后拼接起来,送给工人刻板,然后批量印刷。测量队专门托地下党从城里买来国外进口的“95”钢笔和吃水纸,这种纸笔墨迹不容易摊开,绘制出的地图看起来特别清晰。由于纸笔非常珍贵,测量成员都十分珍惜,大家先在普通纸张上绘制,然后誊写在吃水纸上。绘制任务繁重,平均每人每天要绘图15小时以上,因为长时间伏在桌上,好多人都落下了颈椎病。

  “这张手绘地图到我手中也是偶然。”苏老笑着说,按照军事规定,地图是非常绝密的文件,绘制完成后全部上交军队保管室,每次使用前凭盖章的司令部文件去保管室领取,用完归还。渡江战役前一位姓丁的战友借出这幅地图,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没有归还。2004年,这位战友移居常州搬家时收拾东西,偶然翻出这幅地图,上面还写有苏老的名字,他立即给苏老打来电话,将地图转给苏老收藏。

  23日看到本报征集渡江战役文物的消息,苏老和记者联系表示将这张地图捐出来,他同时还捐献了一个黄色马袋和一个肩挎黄包。这些都是苏老1949年在江阴参加渡江战役时使用过的物品。

  “因为亲历过,我们或多或少都保存着一些当年渡江战役的物品。”苏老说,1944年,他参加过新四军苏中公学(当年抗日军政大学的九所分校之一),有4000多名学员,其中绝大多数是南京人,而在2004年7月编制的公学校友联络名单上,尚在人世的只有1200多人,这几年又先后离世了100多人。“由于年事已高,尚存人世的渡江老战士不多了。南京日报开办的文物征集栏目非常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找到一批当年的渡江老战士,还可以将他们手中的文物珍藏下来,这对后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昨天记者将苏老捐献文物的信息转告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馆长杨波。听完记者的描述,杨波表示,这三件文物十分珍贵,尤其是地图和马袋,他也只是从史料上看过记载,没有见过实物。近日,他将来本报接受这批文物。

  本报渡江文物征集热线13915998528和13913988905今日继续开通。(编辑凤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