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卫生条件好了,过敏性疾病反而高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06:52 都市快报

  关于都快网19楼一个超级热帖的特别报道·下

  它的学名就叫 特应性皮炎

  记者 汪震宇

  “这是特应性皮炎。”一看到我带去的“麦地”儿子的照片,浙医二院皮肤性病科主任郑敏马上肯定地说。

  他解释说,特应性皮炎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特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这种病表现为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有渗出倾向,常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

  “说得通俗些,它的最大特征,是与父母的过敏素质有关。也因此,治疗起来就麻烦一些,时间也会长一些。”

  几个小时后,面对同样的照片,邵逸夫医院皮肤科主任程浩作出了一致的判断,“我们这边门诊,时不时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

  在医学界, 特应性皮炎被视为“湿疹中最难治的一种”。

  郑敏曾经负责一本医学教材的“皮炎和湿疹”这一章。他说, 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可以确定,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

  就遗传来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儿童发病与其父母过敏素质明显相关。母亲一方有特应性皮炎者,其子女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可达25%以上,2岁内发病率可达5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均有特应性疾病史,其子女特应性皮炎发病率可高达79%。”

  这种病的症状,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表现。在程浩看来,简单说就是:“小的时候,头面部为主;大一点的,四肢多。”

  郑敏也介绍:“出生2个月后、1岁以内发病的较多。刚开始,是颊面部的瘙痒性红斑,接着出现针头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搔抓、摩擦后很快糜烂、渗出、结痂。皮损也会迅速扩展到头皮、额、颈、腕、四肢屈侧等其他部位。病情时重时轻,一般在2岁以内逐渐好转,部分发展为儿童期、青年期特应性皮炎,蔓延到肘窝、四肢、躯干等部位……”

  环境控制+免疫调节

  “这种病会反复发作,不是简单可控的。”程浩介绍说,治疗一般可分内、外两个层面。

  她说,“外就是环境控制,避免接触牛奶、鸡蛋、花粉、粉尘之类的;内是指免疫调节,这方面很难的,过程也比较漫长。”

  而在郑敏看来,治疗原则大概是这样的:先把症状控制住。关键是止痒,否则孩子容易乱抓,造成皮肤破损、引发感染、恶性循环;再来寻找病因,尽管它可能相当难找;下一步,就是调节免疫功能,使它慢慢正常起来。

  民间偏方,只能作个参考

  听我说起很多好心的网友提供了偏方、土方和个人经验,两位医生都表示,只能作个参考,不好作为治疗手段。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的,另外,环境也变了。”程浩说。

  “网友推荐的很多东西,可能可以解决治疗过程中某个阶段的某个问题,但很难解决全部。”郑敏说,“比如,涂山茶油,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皮肤干燥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发炎的问题。”

  他们建议,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做完整的治疗。同时,也要有耐心。

  过敏性疾病是越来越多了

  2005年底,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曾对国内10多个大城市的特应性皮炎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0-6岁儿童发病率为3%,而且此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这样的趋势仍在延续。在郑敏看来,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比我们更高,“至少高10%左右。”而根据国内一项调查,近20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增长幅度在10%以上。

  “为什么呢?环境污染对空气和食品都有很大影响,环境中的过敏源大幅度增加了,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如果夫妻双方都是过敏性体质,两人的下一代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为50%。过敏性体质的人往往会被诱发过敏性疾病;另一方面,人们比较容易忽视的是,卫生条件改善反而可能带来过敏性疾病的高发!例如,近年来哮喘发病率迅速增加,除了众所周知的家庭装修、饲养宠物等环境污染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如今我国儿童疾病谱中感染性疾病发生机会在明显减少,造成体内T1型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而相应的T2型淋巴细胞就开始增多,由此导致他们以后的过敏性疾病增多,其中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肤病等。”他说。

  程浩也认为,“越是发达的国家,过敏性疾病反而越多。”

  咨询电话:

  浙医二院皮肤性病科87783743、87783990

  邵逸夫医院皮肤科 86006043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