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网络世界丽日蓝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07:29 山西新闻网

  虚拟空间的环境谁来保护微言

  当人类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生存环境遭受到破坏和污染时,不禁发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地球人环保意识的增强,令人备感欣慰。而今,日渐渗透入人们精神生活的网络虚拟世界,也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各种污染,人们又将怎样对待?

  有人觉得,网络世界是虚无的,即使有些糟粕存在也不至于多么可怕。殊不知,如果网络上假、丑、恶泛滥,人在其中耳闻目染,精神上必受到潜移默化的污染,那么从网络回到现实之后,思想也会渐渐跟真、善、美脱节。来自虚拟网络世界的精神垃圾造成的危害,已污染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多的犯罪现象发生的诱因,正是来自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已给了人们太多教训。

  这又是一场环境保卫战。营造一个健康有益的互联网,除了有关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之外,网站经营者也责无旁贷,而置身网络世界中的每一位网民,更应谨记自尊、自爱、自我约束的律条,共同营造文明上网的良好风气。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同样需要扬荣弃耻。我们欣喜地看到,绝大多数网民都希望拥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不愿意看到网络空间被“乌云”遮蔽。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保护网络环境任重道远,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进入4月,“公安部等十部委联合组织开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和“公安机关将在全国重点网站、论坛设立网上‘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等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对于众多网民来说,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正是他们所期望的。

  无孔不入的网络黄毒

  “一打开网页,时常会弹出各种显示不健康信息的‘对话框’来,那些淫秽色情网站网页已有发展蔓延之势,确实需要好好清理了!”太原市民杜先生得知全国网络扫黄专项行动再度启动,拍手赞成。

  “孩子上网的时候,我总担心他一不小心就点进了哪个色情网站,不打击这些网站我们家长很难安心。”长治市民曹女士提起泛滥的色情网页就蹙起了眉头。

  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历来为道德所不容、为法律所禁止,但不知从何时起,在互联网上一些淫秽色情信息却获得了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网页上一些诱惑性文字及图片到处可见;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利用互联网进行招嫖卖淫活动或组织淫秽色情表演;一些交友网站和网络聊天室几乎成了堂而皇之的色情场所;一些网站为迎合少数网民的低级趣味,刊登黄色信息;甚至个别主流网站也未能洁身自好,为了追求人气,一些网上论坛、博客、电子刊物、影视网站疏于管理,黄色信息充斥其中,甚至在电子邮箱内也会收到不少黄色广告信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部分网站经营者只讲经济效益而放弃了其作为文化传播单位必须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

  最大的受害者是青少年

  面对形形色色的淫秽色情网页网站,谁是最大的受害者呢?

  据不完全统计:在青少年罪犯当中??有近80%的人曾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近年来,公安部门在破案过程中发现,青少年中的犯罪人员因沉湎于网络或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作案甚至作大案,进行诈骗、强奸、抢劫、抢夺的犯罪比例相当高。可以说,网络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催化剂作用决不可小视。

  不少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刚开始接触色情网站往往只是出于好奇,随后就被“情网”所捕获。而不少色情网站似乎总是将目光瞄向未成年人群体,某情色论坛的30万注册会员中大多数是青少年,该网站居然模仿校园体系构建组织体系,网络管理员也冠以“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等名称。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随着色情图像和文字的反复刺激,会对其心理冲动产生一种恶性催化,使他们无法自抑,最后导致只有寻求生理发泄对象,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黄源”何故屡禁难绝

  网络扫黄,刻不容缓。为遏制网络黄毒蔓延,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打击色情网站的举措,部署了一次又一次“专项行动”。2006年,公安机关共发现、删除互联网上淫秽色情信息6万余条,关闭淫秽网站2000余个,查处网上淫秽色情等违法犯罪案件7300余起。今年4月5日至9日,全国公安机关清除网上淫秽色情信息达9.2万余条。然而,当前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仍然存在并有发展蔓延之势。

  网络“黄源”为何屡打不绝呢?传播手段多样化,网上淫秽色情信息已不限于传统的网站、网页,利用点对点网络、即时通讯服务等互联网新技术传播的问题十分突出;传播方式隐匿,一些犯罪团伙采用会员注册、熟人介绍等方式,在网上利用视频聊天室组织淫秽色情表演,逃避打击;打“擦边球”的现象普遍,一些网站大量发布内容低俗的图片、文字、视听信息,以所谓的黄色新闻吸引网民,增加网站人气;此外,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在境外建立网站,对境内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来逃避打击,以及团伙作案,组织化程度提高等因素,都给网络扫黄行动带来一定难度。

  净化网络必须要打持久战

  非法网站设法与监管部门“捉迷藏”的现象,一直是网络扫黄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严打”一来,非法网站便销声匿迹;“风头”一过,则卷土重来。无疑,网络黄毒屡禁难绝,亟待互联网管理长效防范机制的建设完善。建立健全网上视听节目、互联网出版物、点对点网络、博客和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管理政策和监管措施,完善互联网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健全信息通报和处罚联动制度。

  今年6月底前,公安机关将在网上设立“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网上接收群众举报、求助,网下迅速处置,及时发现、制止网上有害信息传播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公开警示网上轻微违法和不良行为,此举不失为网络扫黄长效防范手段之一。

  人们对网络淫秽色情的重拳出击寄予厚望,不少在校的中小学生也对净化网络充满期待。“上网查资料时,总有‘讨厌的网页’跳出来,怎么关也关不掉,如果网上有警察管它们,那些烦人的网站没有了,我们就能更加快乐地上网了。”太原市青年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宇说。

  打击网络色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形成共建共赢的网络精神家园,相信网络定会迎来一片洁净的天空。

  本报记者王璐

  (编辑:勾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