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无锡松下人事副部长披露员工体检镉超标内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09:2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周扬

  4月19日,潘为终于办完了离职手续。当他离开工作了半年的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厂区时,双腿像跋涉在沼泽地一样沉重。

  带给他这种无法释然的感觉的,是发生在该公司的一起员工“镉含量超标”事件。今年1月初,位于江苏无锡的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因为员工体内镉含量超标,导致整个一工场停工7天(详见本报1月17日头版报道)。

  这宗事件关乎5300人的生产安全。作为这家公司的人事部副部长,潘为参与了“镉事件”处理的全过程。让他感到痛苦的地方正在这里:他知道整个事件的内幕,但又要装作若无其事地面对那些善良的工友。

  或许因为提出公司应该有人为此事承担责任,他被厂方以试用期内手续不全为由解雇。现在,他决定把事情的真相和盘托出。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潘为提供了松下电池历年尿镉检测超标的员工名单,其中有些人在离职时仍毫不知情,甚至有一部分人在体内镉含量超标的情况下已结婚生子。

  事件的隐患其实在2003年就已埋下,直到2006年底,松下电池管理层一直对员工隐瞒真实的体检结果。“这是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潘为说,“因公司管理不善造成的后果必须有人承担责任。”

  签了不该签的字

  有十多年欧美公司从业经验的潘为,于2006年10月8日进入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担任人事部副部长。

  10月20日前后,厂医给了潘为一份报告要他签字,内容是关于2006年8月至9月期间,涉镉车间员工的尿镉体检报告。

  按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17-2002),尿镉测定连续两次在5μg/g肌酐以上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松下电池2006年的员工体检由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当时的体检结果显示,有10位员工尿镉指标在5以上,但公司当年公布体检结果时称,所有员工体检合格。

  潘为签字前问厂医,“这不是弄虚作假吗?”“厂医告诉我,以前一直这么做,员工不会知道的。尿镉5以上的员工会安排调岗,过一段时间指标就会降下来”。

  潘为后来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松下电池每年都安排员工体检,每年的体检结果都公布为全体合格,但每个员工并没有被告知具体体检指标。

  “这是惯例,科长已经签了字,反正上面还有更高领导要签字,你签不会有事的。”听了这番“宽心”的话,潘为也怕惹出领导不高兴的麻烦,“就在报告上签了不该签的字”。

  不该签字的人不仅是潘为一个人,松下电池很多管理人员一直都在做这个不该做的事。

  潘为提供的一份《历年测定偏高的指标变化跟踪》显示,指标在5μg/g肌酐以上的员工:2003年有42人,2004年有33人,2005年有12人。而这些人当年都被通知为体检合格。

  从三年的数据看,尿镉超标的人数呈下降趋势。潘为说,一旦发现有人指标偏高,公司就会把他们调离涉镉岗位。另一方面,有些超标员工因各种原因离职。

  更令潘为担心的是,“03-05年尿镉检测大于等于5μg/g,且已离职的对象有45人,其中34人(75%)离职时仍处于超标状态。”——这是松下电池的内部统计结果。

  这些离职的员工并不知道自己体内镉含量超标,他们有的已经结婚生子,“重金属镉对于胎儿的伤害还无法预测”。潘为说,“公司本应当有义务通知这些离职员工。”

  在停工事件发生后,松下电池组织一工场全体员工再次体检。截至2007年3月16日的公司统计,尿镉指标稳定在5以上的人数上升到20个左右。这些员工目前大多没有上班,公司尚无任何经济方面的额外补偿。

  事件缘起

  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源于一则某省一家电池生产商镉超标的新闻报道。在镍镉电池的生产车间里,员工吸入含镉粉尘,可能会导致肾脏损害。

  参与整个停工事件的松下电池员工T先生回忆说,去年12月的一天,央视二套播出了该电池厂家的专题报道,当时T先生就接到同事的一个短信,“快看中央二套,性命攸关。”

  在得知重金属镉对人体的危害以后,T先生就开始戴两层口罩上班。在这之前,松下电池使用一次性的医用口罩,T说“这与国家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相关规定不符”。

  隔天,江苏当地的部分媒体转载了对该电池生产商的报道。潘为将登载相关报道的一份报纸带到了公司,并经管理总监交给了总经理。但“公司没有任何反应”。

  12月15日,一工场涉镉两个车间的管理人员向厂医反映,员工对自己体内镉含量有担心,要求了解体检情况。至此,镉的危害开始在员工中流传。

  按松下电池的惯例,半年度的奖金要到12月26日才发放,在此之前员工没拿到奖金,不敢提太多的要求。

  12月27日,原镍镉源泉负极车间的班长王燕成,经公司同意看到了自己的尿镉体检情况,数字为5.87,超过了5的警戒线。

  潘为说,王燕成早在10月21日就被调至一工场专项组,这是一个负责监控厂纪等内容的独立部门,不直接接触到镉。

  王燕成听说T先生搜集了不少有关镉中毒的资料,便去找他咨询。在看完一堆资料以后,“她的脸色都变了”。T先生说。在此之前,厂方没有告诉她转岗的原因。最近一次的体检结果公布是在3月16日,王燕成的尿镉数据上升到8.16。

  王的尿镉超标结果在员工中引起了恐慌,员工开始分批到厂医处查阅尿镉体检报告,有些员工在得知结果后辞职走人。

  2007年元旦过后,1月4日的晚间,T先生所在的镉构成车间员工集体停工,要求公司给员工查看尿镉体检报告原件,“在此之前,公司只允许我们看电子版的体检报告”。T先生说。

  此后,整个一工场的员工陆续加入到停工队伍中,厂方与停工者的矛盾越来越激化,而得知自己尿镉超标的员工也越来越多。

  在和员工的沟通过程中,有两个镉超标的女员工令潘为印象深刻:其中一个最年轻的女工梁伟尿镉指标为5.99,她仅有的一个弟弟前几年得急病去世,梁母只要提到弟弟就会昏厥;另一个女工张亚英,去年刚生了小孩,因为公司没有及时告知体检结果,她非常担心小孩是否已受到伤害。

  员工与厂方的博弈最终换来了再次体检的进行,松下电池也在作业环境和劳动防护用品改善方面作出了承诺。直到1月11日,停工者才重新开始上班。

  未了局

  停工事件开始后,松下电池曾于1月5日请来了负责体检的无锡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门诊负责人,向员工讲解镉超标与镉中毒的关联与差异。

  镉中毒的认定有多项指标,除了尿镉测定结果,还要看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并且结合被观察者的临床表现才能最终诊断。

  该专家说,镉岗位的员工应该安排4种检查:上岗前检查、离岗前检查、每年定期检查和有需要的特别检查。松下电池公司只安排了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查。上岗前和离岗前的检查没有做到。

  这位专家提出“查出尿镉超指标的应在一个月后复查”。但事实上,2006年以前因尿镉超标而被调离原岗位的员工并没有及时复查。

  在潘为看来,松下电池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没有将真实的体检结果告知员工,镉超标者被说成体检合格,这与《职业病防治法》第32条不符。

  本报记者就此向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求证,至截稿时,对方一直没有回复。

  此外,在2007年以前,“松下电池生产车间的排风系统设计有问题,抽风机经常不开,窗户从不打开,吸尘机坏了不修致使粉尘排不出。”T先生说,这使得作业环境中的重金属浓度升高。

  无锡市疾控中心在今年1月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早年在松下电池厂进行环境检测发现,“部分车间作业点空气中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停工事件发生后,松下电池员工从1月13日起分赴常州、南京的疾控中心进行体检。其中有20人的尿镉指标两次在5以上,有1人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同时超标。目前松下电池并没有给出这些人的处理办法。

  不过,松下电池在车间增开了两台集尘机,总排风量增加了8万立方米/小时。劳动防护用品更换为3M口罩和橡胶手套。这是松下电池作出的几项改动。公司还计划在2007年底终止镍镉电池的生产。

  记者获得的一份松下电池1月12日《安全生产监督局会议纪要》显示,无锡安监系统一位官员说,“氧化镉对人体的肺等都有影响,所以不要单独检测尿镉的数据,同时要检测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潘为由此显得很忧心。用于电池生产的镍也是强致癌物质,钴的化合物也有很强的毒性,但松下电池平时对这些重金属并没有采取足够安全的防护措施。

  “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新的化合物不断出现,人们对职业病的认知有一个时间过程,防治和保护总是落后于发展需要的。”潘为说,透露事件真相是不希望中国类似的生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多。

  当潘为在松下电池的6个月试用期满时,公司管理者以“试用期内录用手续资料不全,无法办理录用手续”为由,将潘为解雇。

  潘说,“我不愿意看着镉超标的员工就这么不明不白下去。”他曾经向公司提出,必须要有人为镉事件承担责任,“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被解雇的真正原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4,6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