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冠军是这样炼成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10:48 温州都市报

  上世纪70年代,泰顺县涌现出了一批乒乓球国手和省队主力,并诞生了一位亚洲乒乓球冠军。在体育设施和训练环境相对较差的穷山沟,当时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是一组拍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小孩都是被称之为“培养人”的泰顺乒乓球队小选手。“培养人”顾名思义就是国家要花大力气培养的有前途的人。这些“培养人”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乒乓球选手。

  简易球室

  4月24日,在瑞安市城东的一间普通小平房里,今年69岁的钟锦平老人向记者回忆起在泰顺教乒乓球的那段难忘岁月。

  钟锦平小时候的最大梦想是成为乒乓球冠军。1959年,他从瑞安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百丈小学。因为乒乓球水平高,1965年他被县委调到泰顺罗阳小学(现为泰顺县实验小学)。虽然冠军之梦已遥不可及,但他萌生了培养乒乓球冠军的念头。

  当时,罗阳小学连一个像样的乒乓球台都没有,钟锦平和校长利用学校食堂拆除后遗留的废弃木料和砖块,筹资2000元建造了一个可以容纳4张球台的乒乓球室,并挑选20来名学生组建了一支乒乓球队。从此,钟锦平既教书又当教练,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苦练技术

  钟锦平常常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陪着孩子们在又黑又暗的乒乓球室里训练,亚洲冠军林洁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1966年“文革”开始后,温州很多地方都在“武斗”,许多学校的体育课都停止了。但钟锦平意识到这是赶超其他地方队的最好机会,因此非但没有让乒乓球训练停止下来,反而利用空余时间加强了训练强度。

  “当时我还邀请社会上的乒乓球高手担任女队员的陪练,在人家原地踏步的时候,我们悄悄地迎头赶超。等到国家恢复体育比赛后,泰顺乒乓球队一下子击败了诸多对手。”

  当时,乒乓球吸引着泰顺山区的许多小孩,因为一旦成为培养对象,就意味着能够走出这个封闭的大山。上世纪70年代,这是泰顺乒乓球水平最鼎盛的时期,经常在省市举办的一些比赛中位居前茅,先后涌现了林洁、董爱平、董小平、魏海玲等一批优秀选手。

  辉煌战绩

  1970年,7岁的林洁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她个子不高,但打球时很聪明,只要有空就跑到球室练球,深得钟锦平的赏识。钟锦平不仅为林洁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并一有空闲就为她开小灶。1978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四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林洁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少年组冠军,同年进入国家队。

  1980年,在大连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由钟锦平培养的泰顺选手林洁、董小平和一名杭州选手组成的浙江队获得女子团体冠军,这是浙江省近40年来唯一的一次全国乒乓球团体冠军。

  林洁初进国家队时,成绩一度不理想,由此产生沮丧情绪,并写信向钟锦平诉苦,想回省队训练。

  “当时我鼓励她,要一级级打上去,如果在自己的年龄组每次得第一,就可以了,”钟锦平说。不久,林洁果然都得第一。1982年,在朝鲜“平壤杯”邀请赛中代表中国队获得团体冠军,其后还多次在其它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照片背后

  “泰顺乒乓球的辉煌,除了当时主抓体育的县领导的重视以外,教练钟锦平的功劳也是不能抹去的。”现泰顺体育事业发展局郑主任告诉记者,钟教练上世纪60年代起就在泰顺罗阳小学教乒乓球,先后培养了林洁等优秀国手。

  这些照片对当时任泰顺县文化馆摄影干部的萧若驹来说,非常熟悉和亲切,许多照片都是他拍摄的。

  “那时,泰顺的乒乓球运动很热闹,经常举行比赛。”这些比赛,萧若驹都会去拍照。一次,他获悉温州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在泰顺举行。“我印象很深,餐厅、会议室里都是乒乓桌,十分简陋的那种桌子。”比赛那天下午,萧若驹看到一群孩子涌进来。这群孩子引起了萧若驹的注意,他们都是钟锦平乒乓球培训班的学生,于是就为这群后来被人们称为“培养人”的小孩拍摄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本报记者 郑荣 王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