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有个“大家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03:01 东方早报

  自由撰稿人 宋念申

  过去有句话讽刺中国的“大锅饭”: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

  其实社会制度的设计,只能是相对有效的。打破了大锅饭,也不能保证人人都不钻空子占大家的便宜。有勤劳本分的人,就有投机取巧的人,在哪儿都一样。在加拿大这个社会,“大家拿”更是拿到国际水平。

  最近和中国“难民”有关的新闻比较多:据加拿大政府部门统计,2006年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二大难民来源国。排在中国前面的是墨西哥,后面的是哥伦比亚。华人难民批准率达到49%,高出平均值两个百分点,比几年前的不到40%大大提高。

  一提到“难民”,总觉得应该和饥荒、政治动荡、战争有关。可难民来源最多的10个国家里,就有中国、印度这样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相对稳定的国家。那么中国“难民”拿出什么“过硬”的理由来申请呢?一是修炼法轮功,二是计划生育政策,三是参加地下家庭教会。

  不久前,想当“难民”却没被批准的厦门远华主犯赖昌星,在遣返前风险评估的司法复核胜诉。靠着律师继续打“酷刑”、“死刑”牌,赖昌星恐怕又能继续赖在加拿大两三年。尽管加政府相信中国政府的承诺,但赖的律师居然称,评估遣返风险不应只盯在赖昌星一个个案,只有中国整个司法体制都改变了,才能确保赖昌星回国不会遭受“不公”对待。也就是说,照他看来,只要中国法律制度没达到加拿大的“标准”,赖昌星就能够继续当一个没有难民身份的“难民”。

  加拿大的难民制度,是全世界比较宽松的。出于人道理由,加政府为受到迫害、无法回国的难民提供永久居留的身份,而且还有一系列配套的福利、救济和服务保障。每年有大量钱是花在难民身上的。这些钱从哪儿来呢?当然是老老实实的纳税人,特别是那些以正常途径来加、勤恳工作的移民。去年在温哥华的一项调查表明,加拿大难民的整体收入,甚至比近一半华裔技术移民的收入还高。

  不是说中国没有问题,但中国现阶段再怎样“初级”,也绝不至于大量出产难民。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迫害理由,其实相当荒唐,有人干脆是以此逃避司法制裁。许多移民律师坦言,申请难民的中国人,不少是借此达到居留的真正目的。加拿大本地的移民公司广告上,就有公开标榜自己难民申请成功率高的。为了拿到身份和福利,他们只有把中国描绘成一个野蛮专制的国度,才能迎合接收国的难民制度,也满足着他人的“文明想象”。

  说起来,“人道主义”和“人权”一样,是各种文化最容易产生矛盾冲突的地方。某些中国人把“大家拿”精神发展到加拿大,表面上是钻移民政策的空子,但在更深一层,是在用政治隔膜、文化误解来投机。

  在中国和西方世界交往日益加深,彼此了解增多的情况下,传统意识形态壁垒虽然仍然顽固,但毕竟在逐渐接纳和妥协的过程中有所软化。比如面对中国市场经济的成功,以及国际责任的担当,很多人知道,不能拿过去冷战时代的眼光,看待新兴的中国。意识形态这层隔膜逐渐模糊后,走上前台的矛盾焦点,更多的是文明差异和历史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往往被打扮成意识形态隔阂,来挑起更多误解。

  对邪教的态度、对宗教的政策以及实行计划生育,之所以在中国能够实行,并不仅仅因为政府意志坚决,还有大多数民众的认可,这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民主”、“人权”的一套逻辑,不但不足以解释这些背景,而且会得出过于奇异的结论。比如加拿大一些国会议员支持法轮功,把他们想象成自己文化中的“人权斗士”。在国人看来,未免太可笑。

  加拿大一向主张文化多元,而且在族裔融合方面,确实花费了许多气力。但是在制度设计的时候,仍然很难认清包裹在意识形态外衣下的文化矛盾。这点倒也无可指责,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自由主义精神与日常制度,可以甚至应当存在差异。

  问题在于,如果制度被投机者利用,产生出与设计初衷完全相反的效果,不但没有融合差异,反而人为加深、扩大了差异,那么受害的就不仅仅是被诋毁的一方,也包括被蒙蔽的另一方。某种程度上说,加拿大的损失恐怕还更大一些,因为不但事情没弄懂,而且还动用了大量行政资源,花费了国家财富———一句话,是被“拿”惨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