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林说:“我要把最好的研究成果送到地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04:33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仲春时节,漫步溧水白马石头寨,郁郁葱葱的黑莓林沿着山坡连绵起伏。村民告诉记者,再过两个月,当晶莹剔透的黑莓果挂满枝头的时候,这里的风景美得醉人。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李维林,也常常陶醉在这美景中。从2000年开始,李维林带领黑莓研究课题组,先后引进了30多个黑莓新品种,深入研究和推广黑莓高效栽培技术,使溧水迅速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黑莓之乡”。

  每一个品种都要研究“透”了才能推广

  “黑莓很适合在长江流域种植,山边、坡地都能成活,环境要求不高,管理粗放,劳动强度也不大,但黑莓的营养却很丰富,维生素E含量是所有水果中最高的,常食能延年益寿呢。”说起黑莓的好处,李维林滔滔不绝。

  李维林和黑莓打交道已有10多年。1987年,植物研究所老专家首次把黑莓这一珍稀果品从国外引种到白马镇石头寨村。石头寨村原名“石头拐”,因为地处偏僻,又是低山丘陵,一直找不到适合生长的经济作物,因此有白马的“西伯利亚”之称。令人惊喜的是,黑莓在石头寨试种竟然一次成功。1994年,李维林博士毕业来到研究所,和专家们一头扎进黑莓引种、栽培与育种工作中。1998年,李维林接过了“黑莓研究与利用课题组”组长的担子。

  “走马上任”第一年,李维林就遭遇黑莓“丰产不丰收”。原来,随着黑莓种植大规模扩展,品种单一,导致成熟期过于集中,农民采收和企业加工压力增大,果实质量下降,加之出口渠道不太畅通,虽然鲜果采摘量激增,效益却并不理想。

  “一定要引进新品种,提高品质,错开采摘期,使农民增产增收”,李维林想。但是,黑莓是欧美国家经过人工育种培育出来的特色果树,栽培历史只有100多年,许多优良的品种受到保护,向国内引种有很大困难。李维林为此想尽了办法,每获得三五棵小苗,总是如获至宝,精心培育,仔细观察。李维林清楚地记得,为了观察一个新引进品种的耐寒性能,他曾在寒冷的冬夜,在实验室里披着厚重的棉衣彻夜进行观察检测。“每一个品种,都要在我们手上研究‘透’了,才能推广给农民种植”。

  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国际市场的开拓,迅速恢复了农民的种植信心。现在,溧水的黑莓面积已从当初引种试栽的0.3亩发展到3万多亩,种植黑莓的农户从2户发展到近万户。

  助力溧水打造全国最大黑莓基地

  靠着黑莓,石头寨村已经从当年的“西伯利亚”成了县里闻名的小康村,半数以上人家买上了小汽车。而石头寨村的变化,只是黑莓致富“产业链”上的一环。在溧水,已有4家大型黑莓生产加工企业。每年,李维林都要到这些企业调研两次:年初去看看企业加工销售有哪些新需求,年末去看看还有什么困难,这些都是李维林来年要研究的新课题。“每家企业老板现在都有了上千万元的资产”,李维林笑着说。

  2005年6月,李维林参与策划举办了“中国黑莓产业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参与策划了“中国溧水黑莓节”,开办了“中国黑莓研发中心”网站。依托这些平台,“溧水黑莓”在国内外知名度大大增强。按照规划,到2010年,溧水县黑莓面积将达4万亩,鲜果总产量达4万吨,实现产值2.5亿元,有望成为世界黑莓之乡。

  在黑莓引种、推广过程中,李维林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市有关黑莓研究和推广的科技项目1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对于名利,李维林看得很淡,他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要做的,就是把最好的研究成果送到地头。”南京日报记者解悦(编辑凤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