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专家学者出任“会议大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11:30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 记者 俞丽辉 17位新“上海会议大使”昨天诞生!来自本市医药、高校等领域的17位专家,将在5年任期内把众多的国际会议招徕到上海来。作为我国内地首个引入“会议大使”的城市,本市将在“十一五”期间聘请50至100名“会议大使”。

  据悉,许多国际知名城市都在争引高规格、高产出的国际会议,而“会议大使”制度就是上海市旅游委引入的一种有效“争会”路径,也是国际“争会竞赛”的流行趋势。

  去年,市旅游委首作尝试,聘请了7名来自各领域的“上海会议大使”。通过这些“会议大使”的努力,2006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2006中国城际轨道交通国际峰会已在沪举办。而2007年国际隧道会议、2007年中美小儿先心病学术会议等已经确定在上海举办。

  昨天受聘出任“上海会议大使”的17名专家学者,来自医学、城市建筑、社会科学、信息、物理学及生物学6个领域。他们大都是学科带头人,在对外交往的国际学术活动中,也有相当强的影响力,这些“会议大使”的威望将为上海争取到更多国际大型会议,并助力申城现代服务业发展。

  ●专访“会议大使”

  七成会议大使来自医学领域

  记者:这次17位“大使”中有12位来自医院、医药学院和相关单位,占了大约七成,这是什么原因?

  刘锦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新华医院副院长)

  实际上医学领域是我国和国外交流较早也是最多的领域,随着中国医学水平的提高,加上我国丰富的医学研究资源,国际上对中国医学研究越来越重视,都很愿意来来上海进行学术交流。比如我们儿童医学中心的心血管手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们争取在2011年把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儿童肿瘤会议”请到上海举办。

  记者:怎样才能召集到更多高水准的国际会议呢?

  陈凯先(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

  首先要看我们是否在这个领域有建树,这几年,中国学者的论文越来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其次要看会议能请到哪些人,主持、代表有哪些人都很重要。

  王明伟(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

  我们还要加快交通等配套建设,要有能力接待更大规模的会议容量,而且要达到国际统一的标准。这几年上海做得越来越好,比如F1就是一个国际标准的盛会,今后几年更是盛事不断。

  记者:5年任期内“大使”将做些什么?

  徐虹(儿科医院教授、内科兼肾脏科主任)

  加强和国际同行的交流,掌握及时的信息,并争取任何可能的机会把国际会议吸引过来。现在我们在争取让“2013年国际小儿肾脏病学会会议”在上海举办,虽然2013年我不在这期任内了,有了“会议大使”这个职责,我们做起来就更有使命感,也更“名正言顺”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