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故事:他用明信片记录“老广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14:50 金羊网-羊城晚报

  24岁的麦胜文,不仅用他的专业与兴趣收集、收藏,还打算用新旧对比的方式出一本《广州今昔》

  文/图本报记者黄兆存

  前天凌晨3时40分,环放在床头柜上的三只闹钟同时轰响;铃声刚停,床头的电话又急剧地响起,本来就一夜未睡的他翻身起床,对着电话连说几句“谢谢”,然后坐到了电脑前面。他握着鼠标,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等待着“4∶00∶00”的到来——这个时刻,是易趣网一张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明信片的截标时间。

  为了竞拍到这件宝贝,他怕自己不知醒,特意准备了三个闹钟,还请朋友打叫醒电话。老天不负有心人,他如愿以偿,拍到明信片。

  

广州故事:他用明信片记录“老广州”

  上图:沙面鸟瞰

  

广州故事:他用明信片记录“老广州”

  上图:圣心大教堂(石室)

  

广州故事:他用明信片记录“老广州”

  上图:麦胜文在品赏刚收到的明信片

  上网去搜寻宝贝

  他叫麦胜文,今年24岁,一个打算“通过收集明信片来记录广州一点历史”的“80后”。

  麦胜文收集明信片已有7个年头,是羊城这个圈中最年轻的发烧友之一。他的淘宝方式和许多人不一样,虽然也跑遍满城大小邮票市场,但主要是靠上网,向海外卖家购买老广州的明信片。自从考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之后,小麦就边读书边做家教,他要挣钱去淘宝——集明信片虽不及集邮票那样耗钱,这些海外寻回的宝贝,加上邮费,一套也常要25美元左右。毕业后,他每个月三分之一的工资,也都投到了明信片上。

  明信片是邮政的产物,小麦搜集的重点是晚清、民国、抗日战争期间的广州明信片,其中大量是英、美、德、法、日等国印制发行的。他在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选修的是德语专业,这两门外语,为他上网淘宝时与卖家沟通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让他淘来了许多别人轻易弄不到手的珍贵明信片。

  “老广州”难得一见

  去年负责广州圣心大教堂(石室教堂)维修的工程师,最近看了小麦从以色列拍回的那张石室教堂黑白明信片后,大发感慨:“早点看到它就好了!”石室教堂落成于1888年,工程师们苦苦求证的教堂初建时的十字架、围墙的模样,在小麦的明信片上一目了然,相当权威。如果维修前看到这张明信片,维修效果将会更加原汁原味。

  除了石室教堂,麦胜文手里还藏了很多“宝贝”——门前莲花摇曳的陈家祠,观音山上(越秀山)俯视晚清广州的低矮屋高树,绿瓦顶、紫瓦顶的中山纪念堂……小麦目前已淘得广州明信片700多张,其中近100张是建国以前的“老广州”。

  在收藏、古董拍卖日益兴盛,价值飙升的今天,麦胜文若是将这些明信片转转手,自然可以赚到不少钱,但他却说:“我准备在合适的时候,把它们捐给博物馆。”小麦说,他还计划将这些旧明信片上的各个景点拍摄出对应的今天的照片,出一本《广州今昔》,为记录广州古今尽点绵薄之力。

  (winzi/编制)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