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强人意”是何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02:58 舜网-济南时报

  在当今媒体上出现的“差强人意”一词十有八九是被用来表达“不能令人满意”这种意思的,其实这种用法都是不对的。

  “差强人意”一语最初的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的意志”,其中的“差”字读作chā,是一个表程度的副词,意为“甚”、“殊”、“颇”;而“强”字则是一个动词,为使动用法,意为“使强大”、“使强壮”、“振奋”。这一成语出自东汉班固、刘珍、蔡邑等人所撰的《东观汉记·吴汉传》:东汉光武帝时,大司马吴汉能攻善战,智勇双全。有一次战事不利,“诸将见战陈(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吴)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刘秀)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对“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一语,近代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一书引宋代王幼学解云:“谓(吴)汉甚发起人意思。”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引王幼学之说后亦加按语云:“然则‘差强人意’云者,乃‘甚强人意’之谓,非‘稍强人意’之谓也。”也就是说,刘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吴公颇能振奋人的意志,他的威望抵得上一国军队。

  “差强人意”一语的词义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稍有变化,其所表达的语义在程度上变轻(但没有发生根本对立的变化),变为“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其中“差”字的意思变为“略”、“大致”、“稍微”、“比较”),如《宋史·刘黻传》:“比年,朋邪扇焰,缄默成风,奏事者不过袭陈言,应故事而已。幸而之纯两疏,差强人意”;明·归有光《与李浩卿书》:“少好《史》《汉》,未尝遇可以发吾意者,独此女差强人意”;清末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王渔洋的《古诗选》亦不能有当人意,算来还是张翰风的《古诗录》差强人意。”

  近年来曾有人提出,对“差强人意”这个成语的理解和使用应从俗从众,笔者认为此说不妥:如果将该成语中的“差”理解为“不好”、“差劲”,那么该成语中的“强”字就不好解释,而且“差”(chà)与“强人意”的组合无论是在词法结构上还是在语义上都是讲不通的。其实,当我们想表达某种失望、否定的意思时完全可以用“不强人意”这个词,这一用法在古代就有,如明·李东阳《麓堂诗话·序》中即有“近世所传诗话,杂出蔓辞,殊不强人意。惟严沧浪诗谈,深得诗家三昧”这样的用例。□刘书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