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前走访劳动者》系列报道(结束篇):赵贵廷:从农民工到副总经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04:10 山西新闻网

  “不管做什么,都一定要把它做好!”这是记者采访时赵贵廷说得最多的话。

  在餐饮界走过了20年风风雨雨,就是这句话,让他取得了厨师界的最高荣誉,实现了从农民工到高级管理人员的质变。

  赵贵廷是内蒙古凉城人,他在凉城度过了学生时代。1986年,踌躇满志的他一心想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但因考场上失利差录取分数线23分落榜。1987年3月,他经人介绍来到大同市食疗协会学习。师傅告诉他,干好食疗这一行首先得学会烹饪,便安排他去大同宾馆学烹饪。

  在饭店当学徒不容易。首先得从打杂做起,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为了博得师傅的赏识,赵贵廷每天早上5时就起床,比师傅提前3小时赶到厨房,打扫卫生、剔肉、切片、掏灰、生火……等师傅们上班,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做好。尽管学烹饪不是赵贵廷想做的事,但他的性格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那时,大同宾馆还是国营单位,在那里工作的人们捧得都是铁饭碗(包括学徒工),人们只干分内的活儿,只有他不管分内分外,有活就抢着干。回忆起那段经历,他说:“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早上剔8扇猪肉,除烧肉、磨馅其他用处外,全部切片。这8扇猪肉从剔到切至少是5个人的工作,可我常常在别人上班前一个人已完成了。”为了练好刀功,他不停地切,手指受伤是经常的事,他包扎一下继续切。他左手的五个手指伤过多少次,他记不清了,只一次让他终身难忘:把受伤手指伸进发海参的火碱水里,那一刻,他知道了什么叫钻心的痛!

  因为他吃苦耐劳,师傅们都很喜欢他,也愿意指导他。宾馆来了外国客人,师傅们就鼓励他去炒。看着他炒的菜被客人吃得干干净净,他自信心增强了。以后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就主动去炒……就这样,别人要学3年的东西,他3个月就全学完了。

  经过了这3个月的学习,赵贵廷渐渐喜欢上厨师这一职业。

  正是这一次学习,他阴差阳错地迈入了厨师的行列――回到食疗协会,他一身的厨艺没法发挥。1988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应聘于大同市木材厂知青饭店,令他激动的是,每月居然有200元工资,是他这个农村孩子做梦都不敢想的。

  凭着扎实的基本功,他从小饭店做起,先后在红旗大酒家当厨师,家家乐大酒店任餐饮部经理,摩祥苑大酒店任经理,永和红旗美食城任厨师长,同和园大酒店任行政总厨,大同宾馆任行政总厨、餐饮部经理,目前已升为大同宾馆的副总经理。

  在餐饮界干了20年了,赵贵廷精心烹制的秘制碟鱼头、阿凡提羊排、鲍汁百灵菇等菜品早就享誉大同市,尤其是他做的羊杂割,更因一篇《江总书记爱吃大同宾馆的羊杂割》而闻名全国。他获得过许多奖项,特别是2003年12月10日,赵贵廷和宾馆阿彪师傅在参赛的四千多人中胜出,捧回了“中国烹饪大师”和“法国国际厨皇”金牌。

  特派记者 刘素青

  (编辑:樊永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