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业"中华技能大奖"第一人曹宝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01:49 河北日报

  26年如一日,每天冒着近200℃的高温,观察窑火,调整喷枪……在玻璃熔化工这个岗位上,曹宝成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的成绩——

  建材业获“中华技能大奖”第一人

  编者按

  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实现河北更好更快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省委组织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本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推出《“蓝领”风采》系列报道,展示在我省具有代表性的高技能人才的风采,以激励广大企业职工和职业院校学生走岗位成才之路,切实推动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快速发展。

  本报讯(记者郭伟通讯员常虹、朱润胜)又是一个习以为常的不眠之夜。4月23日一大早,在耀华国投公司,刚刚完成玻璃熔窑排障的曹宝成回到办公室,双眼通红,满身疲惫。他费劲地脱下被高温烤得冒烟的防热服,里面厚厚的绒衣早已被汗水湿透。草草地吃了点儿早点,他又开始安排新一天的生产任务。

  曹宝成1981年退伍后,到耀华国投公司熔窑工段当了一名普通的熔化工人。通常,玻璃熔窑内的温度是1500℃,熔窑外壁附近温度也高达200℃。观察窑火,调整喷枪……在超高温状态下,曹宝成26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干着这一简单而枯燥的工作,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的业绩:2006年9月26日,他荣获“中华技能大奖”,成为我国建材行业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技术工人。

  熔化工序是玻璃企业的心脏工序。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曹宝成练成了一手“快、准、好”的绝活,对于突发事故总能做到及时准确判断,在最短时间内排除。1997年夏天,生产线上浮法玻璃连续出现白道子现象,本来可以做高档玻璃的产品不得不降等处理。为了迅速查清原因,曹宝成连续36个小时盯在生产现场,逐项检查设备及操作程序,最终把目光锁定在退火窑上。而要检查退火窑,操作人员必须冒着200多摄氏度的高温,深入到窑下靠目测观察。怎么办?本已大汗淋漓的曹宝成二话没说,穿上一层防热服钻了进去,借助手电筒的光亮,一点点查找事故原因。手电筒的玻璃被烤炸了,防热服冒烟了,曹宝成咬牙坚持着,一直钻了十几个窑孔,终于将故障排除。

  曹宝成常说,当工人必须能吃苦,才能干好活。经过20多年的刻苦钻研,他逐步成长为企业的技术能手、熔化专家。1996年,耀华玻璃集团国投浮法玻璃生产线玻璃熔窑采用了当时国际先进的浅池结构,这一结构最大的优势是节能。"能不能让浅池比现在更节能呢?"曹宝成靠着多年经验和所学知识大胆向"国际先进"动了刀。一次次的失败,都没有让他退缩,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攻关,他终于摸索出了"双高曲线"熔化工艺,使企业平均每年节约重油约700吨,节约资金170多万元。1998年,曹宝成又对浮法玻璃微气泡消除技术展开攻关,国际先进的还原性硫澄清技术在他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玻璃微气泡由原来每吨玻璃液近6000个下降到300个,玻璃品质实现了新突破。

  26年的守窑工作,使曹宝成对玻璃熔窑产生了深厚感情。为了尽可能延长熔窑使用寿命,曹宝成与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制定合理的熔化制度和工艺参数,避免超高温操作,创造性地在熔窑池壁内挂上挂钩砖,对熔窑重点部位加强维护保养,最大限度地减少熔窑耗损,使原本设计窑龄为5年的玻璃熔窑实现了近12年没有冷修,一举打破了国内玻璃熔窑的寿命记录,在国际上也是领先水平。有人算了一笔账,曹宝成的熔窑这些年仅减少设备冷修一项,节约的更新改造费用就达一亿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