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赤字”,不亦宜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05:56 长江商报

  我想,硬要按照商品贸易的行话来比附,说这是“文化赤字”,也未尝不可。但卖书毕竟不同于卖鞋子,不可能靠地摊货拼杀。你的货物可以靠低价摆满巴黎的小店,文化产品却不能说“我质差价廉”就让人买了。

  ——刘洪波(著名杂文家)

  忽然发现很多人谈“文化赤字”,思谋着怎样把图书、影片、剧目之类的东西卖到国外去大赚洋钱,占领国际文化市场。我只觉得是隔靴搔痒。

  “文化赤字”的证据是一些统计数据,如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影片等其他文化产品也是进口远超出口,国际文化市场中日本和韩国占有13%,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仅有6%,与中国作为一个政治与经济大国的地位形成了极大反差。

  我想,硬要按照商品贸易的行话来比附,说这是“文化赤字”,也未尝不可。但卖书毕竟不同于卖鞋子,不可能靠地摊货拼杀。你的货物可以靠低价摆满巴黎的小店,文化产品却不能说“我质差价廉”就让人买了。

  有人在说,翻译是个大问题,语言不通,影响文化交流。信有之也,但也得先写出真正的见识,而不是满嘴跑火车的作品。倘若能够拿出手的永远只有孔子,就不要怪别人以为你还处在长袍马褂的时代,须知你只能贡献长袍时代的文明成果,说那是你全部的文明精华,别人以为你处在长袍时代就不是偏见,而是势所必然。

  有一种见解,我以为脑壳不进水是不会有的。这种见解就是把“文化赤字”归咎于“崇拜西方”,好像文化产品的进口大于出口,不是自己的文化产品不行,而是太喜欢别人的东西了。这很有些像《南征北战》中反派人物的败战名言“不怪我军无能,只怪共军太狡猾了”。我想,你可以说中国人太喜欢外国的文化产品,但如果外国人喜欢中国的文化产品,也不至于会搞到逆差大到10:1。这还是在我们有严格的书刊、影片进口审批制度,而别人是在完全市场操作的条件下实现的,如果不是这样,“赤字”又会是多大呢。

  文化产品不以其外在形态获得价值,一般也不像鞋子袜子那样有用。文化产品以其承载的思想、精神、观念而产生价值。一个无法创造出优秀思想、精神、观念的社会,一个没有对当代世界作出显著文化贡献的社会,除了老老实实接受别人的成果,还能怎么着?你的脑子还被绑着呢,一提起笔就想着怎样过关、怎样不越雷池,一说话就要想到会不会留下什么把柄,能不能合乎绳墨,这就算搞搞娱乐都会捉襟见肘,文化创造根本就是难上加难。

  《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英雄》进入了国际市场,怎么样呢?阴谋颂歌、暴力赞美、奴才人格、仇恨意识交织在一起的文化产品,顶多只能混个把“最佳服装奖”。“我国的电影、电视剧很难进入国外的影院和主流媒体”,这是歧视还是理所应然?赵本山在国内是多么火爆,出国演出人家说是拿残疾人、肥胖者、精神病人找乐,这难道不是一语中的吗?论翻译,“红宝书”的译本量和翻译水平怎样,其发行量也不小,是不是就可以算是“文化出超”呢?

  请看谋求逆转“文化赤字”的大论:“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产品走不出去?有人认为,中国并不是没有文化精品,现在是缺乏传播力,缺乏营销手段,使许多好东西被埋没了;有人则认为中国文化缺乏现代化的包装,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缺乏海外营销网络。”那么赶快包装吧,营销吧,多花些包装费、营销成本,也不妨算是学费。

  如果不相信精神上自如状态才会产生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决定文化影响力,如果相信包装和营销是成功输出价值观念的法宝,那么撞撞南墙吧,撞了南墙会回头也好啊,但我怀疑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