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建议同川发展景观农业增加品牌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07:07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梨乡同川,自古闻名,如何让当地4万多农民走向富裕?记者建议――发展景观农业增加品牌意识

  四周群山造就了同川狭长的盆地,盆地里收藏着一个千年不变的盆景,古人用诗作了写照:十里香风吹不断,万株晴雪绽梨花。4月末,正是梨花开得最靓的时候,不少游客穿滹沱河,越奎光岭,入东社镇,进南白乡,40里同川沟壑之间,200多万株梨树次第怒放,若白云落地,似雪花绵延,鸟鸣啾啾,徜徉花海,如入梦境。

  4月27日,记者慕名来到同川,赶上花期里当地农民在授粉,梨花深处,特制的高脚凳隐约可见。在上庄一村北坡,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记者陷身花海,不见授粉人,但闻人语声。东社镇党委书记赵永进告诉记者,同川经营梨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那些双人合抱的老树枝形虬盘,在新树的簇拥下,坐镇梨花阵,见证着历史的久远与沧桑。老辈人留下的黄梨、油梨、夏梨等品种经技术改造后枯木逢春,好的能产酥梨1000多公斤。村党支部书记郭瑞林专门带记者来到一棵树心空洞的硕大梨树前。他介绍说:“这是一棵唐梨,村人口口相传,有1000多年历史,树纹年轮可辨。”有这样一些祖宗树,收益应当不错。老党支书郭瑞林叹口气说:“唐梨结的也是优质酥梨,但一斤也上不了一块钱。”记者感叹,为何不在“老”字上做文章,挑选珍品闯市场呢?

  同川梨乡自古闻名。由于梨树的庇护,不但创造了黄土丘陵区的生态奇迹,而且成为4万多农民世代赖以生活的摇钱树。文人骚客激情咏赞,故事传说优美动人,可就是拔不掉穷根。73岁的任伟平老大爷说,梨树是同川人的命。有本事的人驮着一筐梨走遍全国,成了大气候。守在黄土地上的人,就得看老天爷脸色过日子,去年花季遇上春雪,梨花受了冻,影响了品质。今年天气好、花旺,看来会有个好收成。他蹒跚着走进梨园深处,望着他的背影,记者想,守着花果山,未成富裕人。除了种梨卖梨之外,何不尝试发展景观农业,增加品牌意识。跟老党支书郭瑞林讨论这个话题,他很有信心。同川东邻五台山,北傍雁门关,山两边游人长年川流不息,春秋两季,看花摘果,搞点乡村游,农家乐,应该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再者,千年唐梨世所罕见,高枝嫁接后的果实意味深长,可以打同川唐梨的这个品牌。

  离开同川,怒放的梨花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刻映在记者脑海里,他们在城乡互动,经营美景中过上好日子,应该不是梦幻。耳畔想起当地诗人马增祥的“原平谣”:家园爱,最爱梨花开,一树梨花十里香,漫山梨花乾坤白,黄鹂声声来。

  本报记者班彦钦 王利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