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凯 三年为企业创效八百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07:33 千华网

  

于志凯三年为企业创效八百万元
各项革新成果达40多项,申报专利2项,3年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800万元……这一串串闪光的数字背后,凝聚了于志凯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作为鞍山森远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结构车间铆焊班班长,于志凯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1980年,高中毕业的于志凯成了一名工人,很快他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无法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于志凯自学了低、中、高三个级别的铆工工艺学,还有钣金冲压工艺学、焊接工艺学。他还自制了几百张学习卡片,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30多本。几年下来,他成了铆工方面的技术能人。

  1996年,由于所在单位不景气,于志凯失业了,之后他走进森远公司,继续发挥铆焊技术专长。钣金展开放样在结构车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工作效率和放样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2001年,于志凯主动承担了“下料工艺优化”这一研究课题。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了SOLIDWORK 钣金设计、CAM生产工艺编制等实用软件,很快拿出了研究成果。按照他的方法,用微机下料放样取代了传统的人工下料放样,原来三四人干15天左右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只需1人干3天就可完成。紧接着,他又研究出数控切割自动生成模式,使原材料利用率由75%提高到96%以上,一年节省材料费用180万元以上。他自行设计的各种工装、焊具近30套,保证了企业除雪设备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他自创的滚压变曲率三步成型法(现被命名为志凯滚压法),极大地提高了除雪铲的曲面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沥青路面热再生重铺机组的生产试制过程中,为了确保样机顺利下线,于志凯主动请缨承担这一攻关课题。他与研发人员合作,夜以继日地探索解决方案,吃住都在现场。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超的技能,他提出了化整为零、分部组装、优化焊接顺序、焊接修形后合拢的高招。为了保证前后孔位的同心度和平行度要求,他采用了“模拟模具定位”检测控制方法,破解了难题,确保企业整套机组顺利下线。

  有着27年铆焊工作的丰富经验,已经是高级技师的于志凯,对技术始终精益求精。无论是酷暑严寒,他每天都早早来到车间,做好班前准备。业余时间,他仍丝毫不放松学习,用他的话说:“现在的科技进步这么快,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就无法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他先后编制铆焊制作工艺卡片2000多张,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出色的工作也为于志凯赢得了一项项荣誉,连续多年被企业评为“岗位技能带头人”、“企业优秀员工”、“生产标兵”,2004年被全国筑养路机械行业协会评为“全国筑养路机械工业突出贡献技师”。

  实习生 王一 记者 倪颖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