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恩不可公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1:24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郭庆晨

  曾经写过一篇《公恩不私谢》的文章,说的是掌握选贤任能之权的官员在举荐贤良之后,不能让被举荐者感激私人———因为荐贤是国事,对被荐者是公恩,公恩只能公谢,而不能私谢。现在要说的是,对私人间的恩情,只能以私人的回报来了结,而不能通过公恩来回报。前者侧重的是施恩方,而后者侧重的则是报恩方。

  书归正传。话说有些人在落魄之时或身处困境之际,受过他人的恩惠。出人头地之后,身份变了,地位变了,有了经济实力,便开始了由受恩者向报恩者的角色转换。中国历来盛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俗语,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里所说的报恩,并不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所得的私恩私报,而是借助职权所做的公报私恩。它的最大特点是用于报恩的物质来源发生了严重的错位。报恩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所掌控的权力,慷国家之慨来报以往的私恩。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把受贿索贿得来的钱当作报恩的工具,一掷千金,回报大方。结果,这些报恩的人得到了“知恩图报”的美名,接受报恩者也得到了丰厚的实惠,只有国家的利益受到了无端的损害。这哪里是在报恩,分明是在用公款将自己装扮成一个“知恩图报”的“君子”。其实呢,不过是靠不义之财支撑那“报恩”的面子,用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来换取“知恩图报”的名声罢了。

  私恩公报,历来为正直的人所不齿。《晋书》记载,三国时期,胡质任魏国的荆州刺史。他的儿子胡威想念一年多没见面的父亲,便千里迢迢从京都来到荆州省父。父子相见,一番亲情自不待言。故事发生在胡威返家的路上。胡威是一个人骑着毛驴来的,仍是骑着毛驴回去。刚刚上路不久,便有一人说要与他同行。问其来历,却是胡质帐下的一位都督,说是回乡探亲,正好与胡威顺路。于是乎二人便结伴而行。一路上,那都督对胡威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吃喝住行全都安排得妥妥贴贴。尽管胡威一再推辞拒绝,那都督却是照样对胡威关怀备至。胡威心下生疑,一定要那都督据实相告。原来,那都督作为胡质的属下,时常受到刺史大人的关照和恩惠,久有报恩之心,但苦于没有机会。此番见胡威独身回家,便特意赶来照顾。胡威听罢,当即说服都督返回军中,自己仍旧独自一个骑驴而去。回到家中,胡威写信,将都督相送一事告诉了父亲。胡质得知,非但没有感谢,反而给了那都督一百杖刑,撤了他的职,并严厉地教训那都督:“我带兵卫国守疆,与你等共同努力,同得赏赐,是我等的职守。你这样公报私恩,如何能再在我的帐下为国出力!”

  毛泽东也是一位耻于私恩公报的人。他曾在组织农民运动中被湖南军阀赵恒锡抓捕。危急之中,当地农民郭士逵帮助他脱离了险境。应该说,郭士逵对毛泽东有救命之恩。新中国建立之后,郭士逵因生活困难致信国家主席毛泽东,请求给他在外省安排一份工作。毛泽东复信答复:“先生处境困难,深为系念。工作问题仍以就近等候为宜,不宜远处省外,徒劳往返。”从报恩的角度讲,身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给自己昔日的救命恩人在外省安排一份工作,应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他还是委婉地拒绝了。是毛泽东不念旧情、知恩不报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毛泽东不想动用他的权力公报私恩。这一点,从他回绝一些亲人和故友的私人要求中可以得到更加肯定的答案。

  恩情是一种情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个人行为。这种恩情只能通过私人间的方式来报答,任何私恩公报的做法都会沾上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化公为私的嫌疑而玷污了“报恩”的美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