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 公祭活动莫搞成政绩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1日09:28 河北日报

  近期,全国各地刮起一股不小的公祭风,公祭对象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公祭级别从省到市到县均有。适当适度的公祭是有益的,但是,那种为政府官员搭建展示政绩与形象平台的公祭活动应坚决废止。

  祭拜先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一些地方的公祭活动沿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路走得太远,缺乏引导和相应的规范管理,公祭级别越攀越高不说,公祭对象也变得五花八门,从神话传说中补天的女娲,到民间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不一而足。如此公祭,到底还有多少弘扬传统文化的意味?

  各级政府主导的公祭活动首先要投资建设公祭场所,这些规模宏大的人造景观耗资甚巨。比如,中部某省历时20年、斥资1.8亿元打造了高达106米的炎黄巨塑。无独有偶,南方某市近年也累计投入2亿多元,新建了祭祀广场、水上祭台、守陵村等,用于公祭大禹。

  过多过滥的公祭活动,不可避免地引起攀比奢华之风。这里建个“全省第一”,那里就建个“全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此外,因警车开道接送宾客临时管制交通者有之,为公祭宾客出行关闭高速公路者有之,一场文艺演出动用上千名奇装异服演员者有之,公祭前后大宴宾客者也不会少。

  公祭热折射出部分地方官员扭曲的政绩冲动和浮躁心理。在一些领导干部眼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埋头苦干解决民生问题虽然群众可以得到实惠,但上面领导看不到;而举行类似公祭这样的大型活动则可以为展示自身政绩搭建平台。至于这样的活动群众有没有怨气,他们并不关心。

  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要建立节约型社会,要关怀民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自身做起,对图虚名、滥竽充数、加重企业负担、百姓不欢迎的节庆活动应坚决砍掉,对那些借公祭活动“花老百姓的钱,露当官的脸”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罗博 刘书云

  (新华社西安4月30日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