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让农民工成为市劳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1日09:37 东方网-文汇报

  在上海打工的400万农民工中,有4颗“劳动明星”熠熠升起。朱雪芹、沈厚平、张雄伟、洪刚,这4名非上海户籍农民工,日前光荣跻身于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农民工评上劳模,这在上海尚属首次。

  不难发现,四位劳模身上,有着不少农民工群体的共同点:手持外省市农村户口,在沪打工多年,身处行业一线……那么,又是什么让他们脱颖而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四位农民工劳模无一例外地完成了人生转型——从昔日技能低下的普通劳动者,成为今天所处行业、职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型人才。而帮助他们实现转型成功的,恰是学习!

  朱雪芹是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员。1995年,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她,干的是踩缝纫机的活。华日公司是一家日资企业,工作节奏快,管理严格,朱雪芹深感自己专业水准不够,于是下决心每天花两个小时自学。休息日里,别的小姐妹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去玩,只有朱雪芹在办公室苦读。3年后,她获得了高中文凭,自学的服装缝纫制作工艺技术,使她成为公司里的技术骨干。

  1998年,朱雪芹被公司送往日本研修,学成归来后,她潜心将学成的技术运用于日常的生产,一次次地完成了事业上的登高。2002年,朱雪芹带领工友创造发明了80道精细工艺操作规程和2800秒出成品的分秒法。这项创新的管理技术有效保证了公司的每件服装产品都质量过硬,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受到了上海市技监局的高度评价。

  苦中苦的工作抢着做,难中难的技术刻苦学。同样是学习,让张雄伟从一名拿着电焊枪学“生意”的外来小伙,成为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凭着不畏艰难的勇气,张雄伟在石化四期、吴淞化工厂、漕泾赛科90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工程上,焊接了不锈钢、镍铬合金等工艺管道的上千只焊口,一次拍片合格率高达99%。由于工作上的出色成绩,张雄伟被破格吸纳为公司的“技术工人人才库”成员,他也是公司所属的建工集团里第一个被发展入党的农民工。

  本报记者樊丽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