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的接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1日15:10 民主与法制杂志

  2007年春节刚过,两位不速之客就匆匆走进坐落在章江河畔的江西省赣州监狱。负责接待的警官一眼就认出了来者。他们是吉林省白城市建设银行的王若男女士和她的爱人。每年的这个时候,王若男女士总要不远万里从东北赶到赣州监狱来一次,看望一个和她非亲非故的罪犯。

  这名罪犯叫林梵,4年多前逃亡时通过网络与王若男相识。于是,在两人之间,一场从虚拟世界到大墙内的拯救接力行动拉开了帷幕。

  拯救浪子

  - 王 健 欧阳彬

  虚荣作祟 人民教师被

股票套牢

  1973年5月,林梵出生于江西省宁都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人们生活十分困苦。因此,父母将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期望他能“鲤鱼跳龙门”,走出大山,摆脱贫困。而林梵也不负众望,18岁时考入某大学经济与法律系。

  大学毕业后,林梵响应国家扶贫支教的号召,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半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又被招聘到赣州市某金融机构信贷部门工作。一年之后他便被提升为信贷部副经理,负责分管大户贷款。

  过于顺利的人生道路和不断滋生的虚荣心,使林梵的内心逐渐开始了转变。当他发现身边的客户有的靠炒股发了财,有的靠做生意掘得了第一桶金,还有的靠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斗胆冒险走钢丝,在很短时间里赚得了大把大把的钱。他的内心波澜起伏,难以平静。相比于他们,林梵觉得自己每月仅拿1000多元工资是那么微薄,又那么寒酸。于是,他迈开了步入歧途、走向深渊的第一步。

  1998年初夏,他开始迷上了炒股。刚开始,他将自己工作两年辛苦积攒下来的两万元钱投入股市。但由于经验不足,两万元钱很快就“灰飞烟灭”了。他不甘心就此作罢,可上哪去整钱呢?一个罪恶念头滑过他的脑际,他开始利用自己工作上的便利以及储户和同事对自己的信任,挪用储户资金炒股,整日沉浮于股海之中。

  刚开始,林梵只是谨慎地挪出了十几万元投入股市,但在品尝了1999年“5·19”井喷行情所带来的甜头后,他又挪出了更大一笔资金投入股市。不出他所料,2000年初春,受美国纳斯达克科技网络股疯涨的影响,“中国概念网络股”也一路“高歌猛进”,从而带动股市大盘一路飙升。

  林梵认为,中国股市的春天已经来临,一夜暴富的机会到了。因此,他在用自己的房产等办理了几十万元贷款的同时,又从银行挪出了几十万元资金,前后累计100多万元资金投入股市,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股市风险变幻难测。短暂的疯狂过后,“网络股泡沫”破灭了,股市遭遇了十年未遇的“寒冬”。看着自己的股票几天时间内就跌得“面目全非”,账上的资金也由先前盈利近三十万元瞬时变为亏损近十万元,市场的残酷使林梵始料不及,顿时傻了眼。

  林梵不甘心就此“斩仓”出局。他在等待奇迹的再次出现,但奇迹始终没有出现,等待他的是股票越套越牢。眼看挪用的储户存款支取日期日益临近,而股票又“解套”无望,心急如焚的他只得无奈地选择了忍痛“割肉”套现,并变卖了自己的房产一并用于归还所挪用的资金,但因亏损太大,尚有23万元资金“缺口”无法补上。

  走投无路之下,林梵决定一走了之。2002年7月4日,林梵再次利用同事和储户的信任,挪出了38万元资金,登上了南下深圳的列车,开始了长达半年的逃亡生涯。

  网友劝说 “今夜无眠”投案自首

  在半年的时间内,为躲避追捕,林梵先后窜逃至深圳、厦门、福州、广州、广西百色等地,并试图越境去越南,因害怕过边境时被抓,最后只得返回深圳安顿下来。

  平时,林梵最怕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警笛声,另一种是敲门声。精神上的折磨、孤独和担惊受怕让他苦不堪言,没能睡上一个安稳觉,内心每天都被未泯的良知和可怕的恶魔交互撕扯着、撞击着、吞噬着,时常会梦到自己被抓后,对他寄予厚望的父母那痛不欲生的神情以及阴暗的牢房、冰冷的手铐……他经常从噩梦中惊醒,精神常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逃亡的这些日子里,林梵真切地感受到:无形的法网比高墙电网更为可怕。

  为了排遣内心的痛苦,他经常借上网聊天打发内心的烦闷。

  2002年10月的一个晚上,林梵打开

笔记本电脑,他用网名“今夜无眠”进入聊天室。旋即,一个“轻舞飞扬”的名字从屏幕进入他的视野:“今夜无眠,有什么心事使你夜不能眠?能说给我听听吗?或许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能给你一点温暖和帮助……”

  面对“今夜无眠”充满真情而无助的倾诉,“轻舞飞扬”耐心专注地听着,同时鼓励“今夜无眠”要敢作敢当,勇敢面对现实,争取政府的宽大处理。

  而且,“轻舞飞扬”还对“今夜无眠”说:“很多磨难当你一定要接受时,不妨就学会坚强。在我不算很长的生命中,也曾经历过一场劫难,我因患‘绒癌’(一种妇科疾病)在医院病床上躺了两年,极度虚弱,不知生死。但走过来之后,安静地想起那段日子,竟然觉得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它让我学会了宽容、平和和珍惜,有时候磨难也是一种净化和锻炼吧,尽管我们身在其中时不是那么喜欢它……我始终相信人性中有善良美好的天性,只是浮华的尘世往往蒙蔽了这些美好的东西。我也一样相信你是善良的,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你不小心摔了一跤,有伤、有痛,不过没什么,站起来还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下线之前,“轻舞飞扬”告诉了“今夜无眠”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工作单位以及手机号码,并约定每天上网的时间,不见不散。

  在“轻舞飞扬”近五个小时诚恳耐心的劝慰和开导下,林梵觉得心里畅快了许多,久未宣泄的情感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释放。

  偶然一次网上的邂逅,出乎寻常地使两个人的心紧密相连。此后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如期而至,在网上倾心交流,相互鞭策鼓励。没多久,林梵就已把“轻舞飞扬”当成值得自己信赖的姐姐看待。

  在王若男近两个月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林梵于2003年元旦从深圳启程返回赣州,向赣州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2003年4月30日,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林梵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万元。林梵不服判决,提出上诉。6月25日,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拯救接力 “铁树”大墙内“开花”

  2003年7月2日,林梵被投入赣州监狱服刑改造。入监伊始,面对漫长的刑期,他感到心灰意冷,甚至悲观绝望,觉得前途一片渺茫,于是抱着混一天算一天的心态对待刑期。当被分配到生产一线从事机加工劳动后,他既嫌脏又怕累,每天不是装病不出工就是出工不出力,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并常常因为一些消极的举动而受到警官的严厉批评。

  失落与消沉之中,林梵想到了他最信赖的王若男姐姐。他把想给王若男写信的想法说出后,立即得到监狱有关部门的同意。于是,他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王若男寄去了一封信,像对亲人倾诉一样,把自己入监以来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做法都告诉了王若男。

  两个月过去了,没有回音,林梵显得更加消沉了。晚上,他躺在床上,看着窗外时圆时缺的月亮,辗转难眠,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他一会儿自责当初不该贸然自首,一会儿又想起了王若男与自己那一次次真诚的交谈……越思越烦,越想越乱。

  也许正是这种茫然和苦闷,使林梵变得越来越不理智。他经常因为一点琐事就与同犯吵闹,甚至动手打架。

  当时负责管教的何明警官及时发现了潜伏在林梵思想深处的消极绝望情绪,他几乎每天都找林梵谈话,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使林梵郁闷的心情得到缓解。

  至今林梵仍清晰地记得何警官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摔了跤、犯了罪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不能正视自己所犯的罪错与现实。男人应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15年刑期并不可怕,只要你端正态度,积极改造,就能缩短刑期,争取早日新生,与亲人团聚……”谆谆教诲的言辞,句句触动着林梵已渐近麻木的心灵。

  在何警官的耐心教育和真诚帮助下,林梵的思想情绪有所稳定,学习与劳动也有了一些明显进步,但仍是时好时坏,起伏不定。

  恰好此时,林梵收到了来自遥远北方的王若男寄来的衣物以及鼓励和安慰的信件。那天,当林梵从警官手中接过这封信时,竟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情不自禁地“哇”了一声。他把信小心翼翼地放在口袋里,还时不时地摁了又摁,生怕跑掉似的。好不容易挨到了晚上收工,他简单地洗漱了一下,就迅速上了床,用颤抖的手捧着信细细地读了起来:

  “林梵:

  你好!首先为没能及时回信向你道歉。其实对你的情况我一直很关心,但由于近期工作非常忙,再加上我的身体又不太好,因此没有及时给你回信,请你原谅。

  我知道高墙内的日子一定是清苦难捱的,有时候我想想你的刑期也会生出一种无奈的情绪。你的心情我能够体会,只是不能让悲观和绝望的情绪压垮了自己,关键还在于调整好自己的心境。在监狱服刑,就是改造自己,重塑一个崭新的人生。你应该仔细地想一想,看看自己身上还有些什么不足,还有些什么缺陷,还需要补充些什么知识……所以无论多久,我都会在远方关注你,陪伴你。而每一天的日子,需要你自己调整好慢慢走过,因为你还有很长的一段人生路要走……”

  没有指责,没有说教,只有一个姐姐对弟弟的肺腑之言,情理交融,催人泪下。

  林梵一口气读完了这封信,激动的泪水激活了他那颗濒临干涸的心,鼓起了他重新审视那段可耻岁月的勇气。

  从那以后,林梵经常给王若男写信汇报自己的改造情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王若男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从百忙当中挤出时间给林梵写信。

  2006年春节前夕,一些罪犯关切地问林梵:“快过年了,你姐姐又要来信了吧?”林梵十分自信地回答:“是的,我姐姐会来信的。”说来也巧,第二天林梵就收到了王若男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一台复读机和李阳疯狂英语口语教程,并附有一封信。林梵拿着信,在那些罪犯眼前晃了一下:“谢谢你们的提醒,我姐姐来信了。”

  在信中,王若男奉劝林梵要把刑期当学期,空余时间多读点书,增长点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好英语口语,掌握一技之长,以便将来出狱后能够立足于社会。

  从2003年11月12日林梵收到王若男第一封信以来,王若男在近两年半的时间里,先后给他写了15封信,平均每两个月一封。

  重塑人生 浪子回头金不换

  2004年3月,监狱根据林梵的特长及改造表现,把他调至光明学校担任罪犯文化教员。警官的教诲像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拨开了他眼前的迷雾;网友的关爱似一丝丝甘甜的雨露,滋润了他干涸的心田。

  醒悟后的他很快调整了心态,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因为他知道,自觉改造是走向新生、重新做人的惟一出路,是对自己已经流失时光的弥补,是对未来生命的拯救。在文化教员的岗位上,他又找回了当年当教师的感觉。他充分发挥所长,认真开展教学工作,编制了大量的教学表册,建立了教学档案和学员毕业、结业档案,积极组织其他罪犯教员开展教研活动,在学员中举办优秀作业展、优秀作文展等活动。

  在完成劳动任务之余,他还积极写稿。为了写出有质量的稿件,更为了通过写稿反省自己的人生,激励自己不断向前,他阅读了大量的报刊书籍,并注意观察着身边的人和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投入改造两年多来,林梵在改造上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在《江西新生报》、《江西法制报》、《黄丝带》以及监狱报《心海导航》累计发表作品80余篇,并有多篇作品被《江西新生报》评为好作品;连续两年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监狱劳动能手”、“优秀教员”、“优秀学员”以及“省级优秀报道员”;同时被评为2004年度全省监狱系统“学法积极分子”。同时,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他还报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段学习,现已通过了10门课程的考试。他还努力自学MBA的相关课程,准备出监后报考MBA。

  林梵的努力改造也换来了监狱的认可。2005年他获得减刑1年6个月,2006年下半年他再次获得减刑。这次减刑后,他的刑期缩短至8年。

  有人曾问林梵:“你出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赶到吉林白城市,当面感谢我的恩人——王若男姐姐。”

  而王若男对自己的这些行动也不是没有过顾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工作、社会的负担与压力越来越大,她有时也会因为感觉对林梵背负着太多的责任而产生莫名的烦恼。一次,当她向母亲谈起自己的想法时,母亲则鼓励她说:“如果把他人永远摆在第一位,那么你的心路就会越走越宽。”

  有了母亲的支持,王若男更加坚定了信念。她表示,一定会“陪伴”林梵走出人生的这段低谷,直到他走向新生。她不需要林梵报恩。如果林梵将来能够浪子回头,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这也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