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街道大病救助金陷两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2日08:22 长江商报

  3年救助近60人 15万余元全来自居民募捐 如今资金又快见底——

  4月30日,当江堤街鹦鹉村白血病患者徐梦碧仍在与病魔抗争时,街道负责人给她送来了2000元救助资金,帮她缓解燃眉之急。当日,江堤街该街道负责人根据街道各村委会、居委会上报的救助名单,对全街道10个社区、村子的15位救助对象送去了500到4000元不等的资金。这些钱全部来自江堤街“重大疾病救助资金”。

  4年前,汉阳区江堤街自筹成立了当时武汉街道中的第一个“重大疾病救助资金”,对属于本街道内的社区、村子内患有重大疾病的人进行补助,至今共救助患病居民近60人,救助资金共计15万余元。4月30日,该“资金”在补助了多位病人后,已经“露了底”。街道打算,只有在全街道的领导干部中再进行一轮“搜索式”募捐,维持该“资金”的正常运营。

  “制度外”困难村民需要救助

  江堤街街道主任杨得光说,4月30日这一次,该“救助资金”共发放了23100元。这些资金都来自居民募捐,“去年12月份,该街道进行了一次全街道的筹集,现在该资金又快见底了。”街道社会事务办一罗姓主任说。

  该街道主任杨德光介绍,江堤街每年有一批居民,因病致贫,他们都遭受着“一分钱愁死家人”的痛苦。由于该街道属于城乡结合处,所属多位村民,没有社保、医保等保障。以往,只要所属村里出了事情,村委会和其家人就会请求街道募捐资源,但是这不但影响了正常工作,还不正规。2003年,该街道专门建立了当时武汉第一家“重大疾病救助资金”,每年组织专门的全街募捐活动,所募资金再分批发放给那些身患重大疾病的村民和居民。

  “市民政部门虽然成立了对重大疾病的救助的资金补助,但是补助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低保人员、“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费)、农村“五保”老人和经区民政部门认定的特困人员等。在郊区有很大一部分人生活贫困,但是达不到领取补助的标准。”该街道一鲍姓副主任说,“这也是该街道建立该救助资金的意义所在。”

  募捐频率高有居民受不了

  该街道社会事物处罗主任介绍,该救助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街道中的工作人员和各个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全街道的党员自愿募捐。如果“资金”没有钱了,就会组织一次募捐,每次募捐额大约有5万元左右。

  “去年的几次募捐,我就捐了近1000元。这是我近两个月的工资。”该街道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虽然是全街道自愿捐款,但是每次募捐的“主力军”都是街道的工作人员和各个社区的党员。虽然大家都不忍心看着困难村民忍受疾病的折磨,一直都很积极地捐款,但是次数多了还是有点受不了。

  “虽然对于每一个重大疾病的村民和居民,我们给与的补助只是杯水车薪,但是能让他们看到希望。不做这个事,他们就会失去这份希望。所以,救助资金还会进行下去,募捐还会持续下去。”街道主任杨得光挠挠耳朵:“救助资金该怎么进行下去?募捐次数多了,居民能否挺得住呢?希望村民们的社会保障更能完善一些,这样就不需要救助资金了。”本报记者 张鲲翼

  ■ 相关新闻

  武汉大病救助政策调整

  今年3月中旬召开的武汉市民政工作会议透露,该市将从五个方面调整大病救助政策。一、取消“起付线”;二、扩大救助的病种范围,不再局限于尿毒症等6种;三、年补贴标准提高到3000元~10000元;四、申请补贴的时间不再限定为治疗结束后,从“事后救助”变为“事前、事中救助”;五、审批时间从过去的30天压缩为15天。

  武汉市2005年出台的《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救助范围限定为尿毒症、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脑中风、高血压Ⅲ期、糖尿病等6种大病,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最低1000元,最高4000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