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牙防组”可以撤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2日09:17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记者万润龙

  “五一”前夕,卫生部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简称牙防组)。至此,延续了一年多的“状告全国牙防组”事件终于有了结果。尽管卫生部公告中未涉诉讼的内容,称牙防组曾在大众口腔健康促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笔者对这一公告的解读则是“一张桌子两部电话忽悠了十三亿人”的终结。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是一家非官非民的机构,没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也不具备认证资格,却对牙膏、口香糖等洁齿产品提供“权威认证”。有报道称仅一家生产含氟牙膏的公司就为“中国牙防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而“牙防组”通过其“权威认证”到底为自己谋得多少数额的资金资助,这些间接从消费者兜里掏走的钱又流向了何方,至今没有人出来说明。

  1988年成立的“全国牙防组”能够如此大胆地为产品作“权威认证”,主要是因为它上有卫生部的“权威”背景,下有企业借“权威”忽悠消费者的“市场需求”。由于有“权威部门”的光环庇佑,牙防组在商业化认证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偷漏税、腐败、商业欺诈等问题,均被遮掩。甚至在消费者将牙防组告上法庭之后,还因为其非官非民不具法人资格的理由而逃脱制裁。

  但牙防组的被撤销终究是一件大好事。至于对这一怪胎机构非法非理行为的追究,相信最终会给全国人民一个说法。牙防组的主管部门总不至于置人民和媒体的质疑于不顾,在牙防组打了你19年的旗号圈走老百姓的钱后任其一散了之吧!

  在牙防组被撤销的今天,笔者想到的问题是:全国还有多少类似于牙防组的认证机构、授证机构依然在忽悠百姓?还有多少“眼防组”、“耳防组”应该撤销?

  只需稍稍留意报纸和广播电视就能发现,类似牙防组的机构和组织还真不少,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信得过产品、协会认定、上榜产品……铺天盖地的广告似乎告诉人们中国已经进入了名牌时代。而这种认证和授牌背后其实多为交易——只要企业愿意花钱,其生产的产品总能找得到相应的机构,被授予各种忽悠消费者的荣誉称号。

  笔者曾对中国“协会”的作为提出过多次质疑,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认证授牌。然而,市场上出现的“认证”商品几乎都不是国家行为,而是“机构行为”。而且大多属于“谁定标准谁认证”的态势。这种态势给权钱交易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市场诚信、企业诚信乃至政府诚信则在这类交易中逐步缺失。

  据了解,在国外,认证是极其严格的国家行为。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明确规定,产品必须符合美国国家标准认证要求。所有工作场所使用的产品,都必须由美国国家认可测试实验室(NRTL)进行认证,即通过测试并且发证,以保证该产品在工作场所的使用安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不能再让认证游离于我国的法律制约和政府管理的视野之外,更不能让认证领域成为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土壤。

  一个牙防组撤销了,更多的“牙防组”何时受到彻查,消费者何时不再受“认证”的欺骗,这是人们所期待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