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背后的精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3日05:0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成都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系统设计研究室

  中午1时,成都西面,不时有轰鸣的战斗机划破天空。抬头仰望天空中快速闪过的黑点,让人忍不住想知道,那是枭龙还是歼十?30分钟后,当大家站在“成都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系统设计研究室”这个团队面前的时候,一切猜想都迎刃而解。枭龙也好,歼十也罢,都有这个团队的心血,都是中国国防科技的骄傲。

  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成都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系统设计研究室正以他们的实干,履行着“铸国防利剑、扬中华国威”的庄严承诺。

  见到这个团队的时候,让人不由得把他们的名字与歼10、“空军杀手锏工程”等多项国家国防建设重点工程联系在一起:清一色的深蓝色工作服、专注的双眼和严谨认真的态度以及那朴实无华的言语……这是一个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为理念的团队,他们研发的成果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写下了重要一笔。

  新技术装备军用直升机

  系统设计研究室的7位技术人员中,既有为航空事业奉献大半生的老同志,也有正值壮年、风华正茂的技术学科带头人,还有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青年技术骨干。正是这样一个团队,完成了大气数据系统、飞参电参采集及显示系统等多项重大军品项目的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探索与预研工作。

  “他们主持开发了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三轴大气数据系统,填补了我国这项技术领域的空白。”该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智介绍说,“继英国和俄罗斯之后,我们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的国家。”

  “以前的军用直升机装配的是单轴大气数据系统,无法全面地表征飞机的状态,造成直升机作战能力下降。”55岁的高级工程师周树生说起研究的项目非常兴奋:上世纪90年代初,所有设备都要从俄罗斯进口,资料也全是俄语,研究起来确实很困难。“那你们在当时都会俄语?”记者忍不住好奇地问。“研究人员一般掌握的外语都是英语,为了这个项目大家还专门把俄语学了。”周树生不好意思地笑笑说 ,那时候大家都是随身携带一本俄汉词典,边学俄语边研究资料。

  经过不懈努力,2004年,军用直升机正式装备三轴大气数据系统。目前,直升机三轴大气数据系统已经装备了国内陆军航空兵的“直九武”等多种型号的武装直升机,大大提高了国产直升机装备技术水平和部队战斗力。

  研究室就是自己的“家”

  “很多时候在家里一工作就是11个小时,都习惯了。”“没事我们也常常在家里研究资料。”采访中,大家总会提及“家”,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口中的“家”,就是研究室。因为在那里工作的时间远远多于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在他们的意识里,研究室就是他们的家。

  36岁的李红梅是这个团队中惟一的女性,也是整个技术中心第一个拿到硕士文凭的研究人员。“家”这个字对于李红梅说,也许感触更多。李红梅3岁的儿子是她的一个“结”,由于工作忙,她常常不得不把儿子托付给邻居照顾,孩子也挺懂事,在邻居家乖乖呆着等妈妈接。只是有时候,儿子小小的心里有了不满,故意和妈妈疏远起来。说起儿子,李红梅有些歉疚:“我们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时候确实照顾不过来。不过毕竟是男孩,也应该大气一些。”

  其实不只是李红梅,对系统设计研究室而言,加班加点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曾经一段时间,技术中心实行“611”工作时间,即一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11小时。但是对于这群兢兢业业的工程师们来说,大家都愿意为同一个目标尽心尽力,那就是铸造一把扬中华神威的国防利剑。

  本报记者 舒抒 程启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