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加巧干工作出新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3日08:56 每日新报

  

苦干加巧干工作出新意(图)
五月,与春天有关,与快乐有关,与劳动有关。

  与父辈们相比,最年轻的23岁的劳模有着怎样的劳动主张和快乐人生?

  农民工、个体户等这些曾经的“边缘行业”都已有“领头羊”率先闯入劳模的行列,劳模的评选范围越来越宽泛。

  社会的发展似乎永远都超出我们思维所及:彩铃制作、短信写手、自由撰稿、独立音乐人……一个又一个“新锐行业”诞生,他们也在劳动着,并享受着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但他们似乎还没有资格参评劳模。

  “劳模”,代表着这个社会最核心的生产力,更代表着一种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我劳动所以我快乐。

  我们旨在通过这组报道,让您体会到不同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 新报记者 任桐

  时代劳动者

  引领新生活

  年龄最小的市级劳模

  23岁的纺织女工何晓郁是刚评选出的本市2006年度市级劳模中年龄最小的劳模。她用自己灵巧的手,在陈旧的纺织机器和一根根纤细的丝线间,弹奏出一曲青年劳动者的赞歌。

  清洗机器、整理纱锭、重新接线……何晓郁站在一排排纺纱机前,熟练地操作着。“能当选市劳模,我特别激动,这不但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我送给父母的一份礼物。”何晓郁说,她的家在蓟县下仓镇,父母都是农民。初中毕业,她考上了纺织技校,从乡村来到市里学习。2002年,何晓郁进入天鼎纺织集团工作,成为一名正式的纺织女工。

  纺织女工的工作枯燥而繁重,一台纺纱机有420多个纱锭,一个女工一个班至少要管理5台机器,要在上千个纱锭间穿梭,并不停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一些年轻女工辞职另谋出路,和何晓郁一起进厂的20多个女孩们走了一半多,但何晓郁坚持了下来。

  何晓郁爱动脑筋,她总在想,如何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有意思?于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效率成了她挑战自我和改变工作状态的法宝。每天下班,她都主动留下来多练习两个小时,高强度的操作让她脚底磨出了水泡,手指被丝线划得伤痕累累,但她仍坚持着干“傻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晓郁终于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技法,手法快、质量高,一个人就能独自管理7台纺纱机。一年来她共捉纱428个,及时检出各种坏纱128个,机台清洁合格率每次都是100%,全年扩锭60台/次,节约棉材212公斤,并超产2696.5公斤,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先进工作者。

  天鼎集团工会主席张君说,纺织一线的工人辛苦,收入又不高,很多年轻人不愿到国营纺织企业一线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何晓郁作出如此突出的成绩越发显得难能可贵。

  “劳模是一种激励,只有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才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何晓郁说。

  文/摄 新报记者 李汝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