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五四奖章标兵获得者刘志刚:碧海斩浪的海空卫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3日10:36 中青网
刘志刚 刘志刚 男,汉族,1969年8月生,中共党员,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91257部队温州舰舰长。 事迹简介: 他始终以强国强军为己任,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跃升,从一名普通地方大学生成长为海军优秀舰艇指挥员,从一名助理工程师,跨专业、跨兵种成为海军最新型导弹护卫舰全训合格舰长。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提出的驱护舰方面作战指挥体制,被应用到海军新型驱护舰的设计和作战中;关于舰艇防核化技术的理论,填补了国内空白。担任新型护卫舰舰长后,他编写完成新型舰艇训练、管理、作战文书数十册,带领官兵攻克100多项技术难题,促进了新型舰艇战斗力的尽快形成。 所获主要荣誉: «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 «海军人才建设先进个人标兵 «第七届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 «全军优秀指挥员 事迹材料: 199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内燃动力专业的刘志刚毅然放弃上海、杭州等地十多家公司开出的丰厚待遇,主动投身国防,成为海军第四工程建筑处助理工程师。 从军16年来,刘志刚始终以强国强军为己任,瞄准新军事变革前沿,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战为目标,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跃升,努力在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从一名普通地方大学生成长为人民海军的优秀舰艇指挥员,从一名工程建设部队助理工程师,跨专业、跨兵种成为海军最新型导弹护卫舰全训合格舰长,用矢志不渝的青春为当代优秀青年投身祖国国防事业树立了光辉榜样。 立足岗位,书写精武业绩 刚入伍时的刘志刚是海军某工程建筑处一名见习工程技术军官。为了尽快实现从民到兵的角色转变,他主动拜身边的战友为师,坚持白天同官兵一起上建设工地,晚上泡在资料室里学习工程专业知识,3个月时间就熟练掌握了多种工程机械施工、修理技术,成为本单位第一个半年时间内就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军官,并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带领官兵参加6项国防工程建设任务。 一次部队执行特殊施工任务,工期紧、标准高,又突降大雪,气温骤降,施工难度相当大。他为了抢工期,一连好几天24小时铆在工地上跟班作业,脚上的棉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20天就保质保量完成了30天的工期,但他的右膝关节却从此落下了风湿病。 1993年8月,部队体制编制调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到艰苦一线部队任职,来到海军某猎潜艇大队,担任猎潜艇副机电长。当时,刘志刚对艇上机电装备所知不多,为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夏天他猫在滚烫的机舱里学装备、摸管路,每天一身油一身汗。冬天为不影响同舱战友休息,他主动到机舱替战士值班烧锅炉暖机,一边取暖一边看专业书。 凭着一股刻苦钻研的劲头,上艇仅半年,就学完了十几本业务书籍,掌握了机电装备的基本原理、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的基本规程,成长为一名合格机电长。第二年,他又通过了全训考核,并在上级组织的机电长专业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任机电长的三年中,由他负责的部门装备管理工作始终在大队同型艇中名列前茅。 苦练本领,迎战军事变革 从一名建筑工程师到一名现代化舰艇的机电部门长,刘志刚成功实现了岗位角色的重大转换,但他没有自我满足,始终没改变“干海军就要当舰长”的理想。他坚信: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所有的智慧和热情,把今天的事做得尽善尽美,用勤奋打造实力,用实力争取机遇。 他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军事和高科技知识,认真攻读了《海军战术》、《导弹原理》、《航海学》等大量专业书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他提出的驱护舰方面作战指挥体制,被应用到海军新型驱护舰的设计和作战应用之中;《全封闭舰艇防核化的几点思考》和《关于水面舰艇防核化的再思考》等论文,填补了国内全封闭舰艇防核化战术训练的空白。 1996年,他报考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兵种战术专业研究生,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功底,成为当年唯一被跨兵种、跨专业录取的在职军官,并以19门功课平均86.9分的优异成绩完成学业。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刘志刚终于成为某新型护卫舰的见习副舰长。一艘新型导弹护卫舰就是一座科技城,仅专业图纸和技术说明书就可以装满一卡车。面对知识储备与实践需要的巨大差距,坚持每天在战士就寝后自学2个小时,刻苦学习新装备知识,潜心钻研新装备使用管理和训法战法。为搞清新型雷达系统的功能结构,他爬过全舰最高的桅杆;为掌握动力装置的工作性能,他钻遍机电部门所有舱室;为熟练掌握电子战系统的作战使用,他夜以继日研究技术资料。两年里,他共整理了200多万字的资料,摘记了5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系统掌握了新装备结构原理和性能特点。担任舰长后,他带领全舰官兵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全训,当年9月,又以实操考核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训合格舰长。 大胆创新,执掌海军新锐 2003年1月,刘志刚被选调到海军吨位最大、级别最高的某最新型导弹护卫舰任首任舰长。当时该舰刚刚组建,没有技术资料和训练教材,舰员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主动向厂方和军代表了解舰艇建造进度,在认真思考、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1187条装备设计、建造施工的优化改进意见,其中890条被采纳。他还先后编写完成了新型舰艇训练、管理、作战等文书数十册,完善了全舰数十个战斗部署和日常部署,为新型舰艇的正规化组训和管理摸索了道路。 他把工厂当成舰员培训的学校,狠抓预先训练,推行理论先行、互帮互学、逐项过关等训练方法,打牢舰员专业理论基础,提高实作技能。在出厂前装备部门组织的考核中,舰员一次性合格率达93.5%,优秀率达56.8%。第一次航行试验仅20天,所有舰员都能够自主操纵武器装备。第二次试航5次实弹射击,所有组织指挥和实际操作均由舰员独立完成。 刘志刚始终把各项工作定位在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探路者上,借鉴发达国家海军舰艇训练模式,按照“强化系统协同、突出方面指挥”的思路,狠抓全功能、全系统、全职手训练,充分挖掘新装备潜能。他针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士官比例增高的实际,在海军舰艇部队率先实行士官年度考核,摸索形成了“选取、教育、培训、考核、使用”一体的士官培育机制,使士官队伍的能力素质得到较快提高,真正成为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他改变以往单纯以时间、次数指标衡量效果的观念,在支队带头开展了基础训练与技术革新相结合、战术训练与战法研究相结合的“两个结合”组训模式,努力把战法研究和技术革新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大大提高了训练质量和效益。 刘志刚还特别重视抓好新装备人才队伍建设,所在舰先后培养出2名博士、6名硕士,20多名舰员考上军校,涌现出100多名技术能手和精武标兵,20多人次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竞赛中获得名次,向兄弟部队输送技术骨干60多人,为部队信息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了新型舰艇人才孵化器的作用。 瞄准前沿,锻造海上铁拳 新型舰艇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担负着多项重要使命任务,刘志刚从任职伊始,就把目光紧紧盯在打赢现代化海战的需要上,坚持仗怎样打、兵就怎样练,组织官兵刻苦钻研提高技战术本领。 他带头自我加压、自觉补课,系统学习了全舰各大作战系统和动力、电力、辅助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和使用管理知识,记录了数千条战术技术性能数据,在较短时间里对全舰整体性能和作战系统有了深入了解,熟练掌握了指挥舰艇全系统、全功能开展训练和遂行作战任务的本领。为了充分挖掘新型舰艇战斗力潜力,他带领官兵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攻克100多项技术难题,自行排除故障130多起,撰写了20余万字的新装备技术总结,组织编写了100多万字的《装备维护保养手册》,成功完成新型舰艇试验试航和新型武器系统实弹射击检验任务,有力促进了新型舰艇战斗力尽快形成,也为该型后续舰艇战斗力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 提高防空反导能力是现代海战中水面舰艇必须应对的关键问题,面对“用小口径火炮抗击来袭导弹”这一世界性的海军难题,刘志刚主动请缨,带领技术骨干集体攻关,反复研究论证和模拟操演,大幅缩短了副炮系统反应时间和主、副通道切换时间,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副炮拦截来袭导弹的战法,并在历次实兵实弹演习中得到检验,取得了连续击落来袭导弹靶的好成绩,为提高新型舰艇海上防空反导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