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4日09:07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新华社银川4月30日电(记者 刘晓莉)从“掏粪工人”到“篮球明星”,从“铁人精神”到“振超效率”,从“艰苦奋斗”到“技术创新”……40多年来,中国劳动模范有着不同的特征,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传祥、王进喜等老劳模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铭刻在人们脑海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出生贫困家庭的时传祥,是一名普通的“掏粪工人”,抱着“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信念,勤勤恳恳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世纪60年代的“铁人”王进喜,在荒凉贫瘠的北大荒,喊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心声,“铁人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陈景润、袁隆平等知识型劳模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他们的影响力扩大到了世界范围。

  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陈氏定理”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而这一成就是在一个6平方米的小屋里、经过无数日夜艰苦的努力取得的,光演算草稿纸就可以装满几麻袋,陈景润本人也积劳成疾。

  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到了21世纪,技术工人许振超、篮球“小巨人”姚明、“跨栏王子”刘翔等让人们再次目睹新时代劳模的风采。

  近年来,劳模的构成逐渐出现多元化。私营企业主、农民工、体育明星等在各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入选劳模,他们从不同角度,展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2007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06年度1024名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其中包括20名农民工。农民工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

  如今,创造式、知识型的劳模越来越多。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学习型、复合型的优秀技术人员,成为对新一代劳动者的要求。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