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刚与红色偶像剧热带来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4日09:47 河北日报

  冯立恒

  近来,关于高校政治课改革的新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4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的调查报告显示,多年来高校的政治课处境尴尬,“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成为普遍现象。因此,高校政治课程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如何让高校政治课吸引大学生,取得好的效果,也是教育部最近3年来着重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校政治课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关注其改革进程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政治课所处的现状,有论者提出高校政治思想课既然不受学生欢迎就应该取消。如此论点实属偏颇,遇到困难就取消,岂不成了典型的因噎废食?

  政治教育给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一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否则将成为行尸走肉;一个国家也是要有精神的,否则将变成一盘散沙。信仰不坚定,行动就盲目。在价值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高校政治课真的没有出路吗?思想教育真的过时了吗?我们不妨看两个例子:

  笔者从网络视频上收看了方永刚为学生上的一堂课。一杯开水,一条毛巾,一腔激情,不用讲稿,一堂政治课讲得生动流畅,引人入胜。方永刚讲到他到某单位讲课,听课的人都习惯性地往后坐,会议组织者很着急,觉得对老师不礼貌。方永刚说,你们不用管,不要宣布纪律,给我10分钟,10分钟之后,如果他自己不往前坐,我就往后面坐。结果只用10分钟时间,前面就坐满了。

  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教育题材电视剧《恰同学少年》。3年前,该剧在北京召开开机发布会,当时媒体对这样一部主旋律电视剧给予的关注度并不高。3年后,从演员、编剧到表演竟都意外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可,网络上好评不断,百度的"恰同学少年吧"里也很热闹,有人称它为"红色青春偶像剧"。

  方永刚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电视剧也是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同样是政治教育,为什么他们就能受到欢迎,甚至有了"红色追星族"?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其实,改革就应从这些成功的例子中汲取经验:

  能不能从"说教"变为"说理"?说教居高临下,板着面孔,老生常谈,"填鸭"式灌输,难以引发共鸣,甚至让人厌烦。

  说理则不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旁征博引,联系实例,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本身充满了哲理的思辨和辩证的情趣,搞政治教育不妨像方永刚一样多一些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口吻、平凡的事例,何必总是一副"神坛布道者"的面孔呢?

  能不能跟时代贴得更近一些?《恰同学少年》的成功,与导演能从现代年轻人欣赏心理出发有很大关系。湖南第一师范在短短几年出了那么多人物,在导演心目中,那应该是个白衣胜雪、长发飘逸的年代,只有青春偶像剧这种形式才适合。也正因为如此,该剧才赢得了"大时代背景下的青春之歌"的美誉。现在很多高校政治课,教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法几十年不变,怎么能吸引青年人呢?一位青年政治教师在自己的网站上开博客,还要在那里公布优秀的学生作业,引起学生的一片惊叹:"这么时髦!"从中,我们不是也可以感受到与时俱进的魅力么?

  能不能多一些现实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现实,讲的问题和大家关心的问题要能衔接起来,别你讲你的,他听他的,互不搭界。关注现实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现象,否则就如方永刚所说"一堂好课,出门风一吹,效果就打折扣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和责任感。一位做过农村调查的大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很欣赏辛弃疾的那句词:'少年不识愁滋味',觉得这是人生的规律,现在我想应该改一个字-----'少年应识愁滋味'。"

  从"方永刚热"到"红色偶像剧热",我们不应只停留在表象,而应深入到这些现象背后,去思考一些东西,得到一些启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