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神眼巡天遥视万里海疆一览无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4日09:57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记者许琦敏)从4月20日至今,我国已中断了三年的海洋卫星图像再次源源不断地传回地面。通过一只能“望穿秋水”的“千里眼”,4月11日发射的海洋一号B星正以每天一次的频率,监测着包括我国300万平方公里全球海域的自然环境变化——它就是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十谱段海洋水色扫描仪。

  用这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观水“千里眼”来看深海大洋,就能看出很多门道。碧波万顷中,污染物、泥沙、海冰、叶绿素等,都能使水体反射出不同波长的光。科学家为它配置了十个通道,分别用来接收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光谱信息,光谱分辨率精细到20纳米。每个专用通道都会记录一种特征光谱,靠它,就能分析出各种海水中隐藏的“秘密”:哪里可能有渔场、哪里有赤潮、哪里污染严重……

  科学家还专门为水色仪安上两个红外通道,使“明眸”可以昼夜不息地进行观测,避免了只有可见光通道的“夜盲”缺陷。

  长江、黄河入海口的大片淡灰色,表示这里泥沙含量颇高;南海大片深沉的蓝紫色,说明水体相当清澈……在一张最近传回的图像上,记者看到,沿着清晰的海岸线,遥感图像水色层次分明、图像清晰。

  据项目负责人、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第七研究室主任冯旗研究员介绍,B星水色仪的地面分辨率为1.1公里,扫描幅宽达3000公里,对全球观察的覆盖周期由A星的3天缩短至1天,冯旗说,这对监测赤潮非常有用。一般赤潮发生全过程为3-5天,每天监测可及时发现赤潮端倪,让相关渔场早作准备,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真正让冯旗感到得意的,当数世界首创的“K镜消像旋技术”。他告诉记者,当水色仪的扫描镜——一面镜面与转轴成45度夹角的镜子,从距离地面800公里的高空,扫过3000公里的范围时,影像会调皮地旋个个儿,这样地面上接收到的图像,就会如犬齿般参差不齐。以前,国外用地面后期处理数据来校正图像,而我国科研人员在仪器里装进了可以旋转的三面拼成“K”形的平面镜,在成像的时候就可将图像“扳”正。值得一提的是:水色仪所采用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元部件全都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千里神眼巡天遥视万里海疆一览无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