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随目标奋进――记省十大杰出青年、西山煤电杜儿坪矿矿工董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4日13:19 山西新闻网

  介绍董林,如果用“关键词”归纳,可以有这样两组名词,其一:26岁,农民工,高中毕业;其二: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状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十大杰出青年。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两组名词之间太难有联系了,甚至没有可能关联。5年前,当董林从曲沃老家进入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时,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5年后他能将上面的两组名词集于一身。

  “你是如何做到的?”面对记者的问题,董林腼腆地笑了笑,右手挠了挠后脑勺说:“我只是运气好,想什么能得到什么。”难道上天真的如此眷顾一个农民的儿子吗?采访之后,记者感到,董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的故事平凡无奇。然而,平凡正是董林故事的可贵之处,他用自己的努力让平凡的人生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这一点对年轻人、对每一个普通人的意义才最为重要。董林所谓的“运气”源自他的勤奋和汗水,凭借这样的运气,他不断给自己设定目标,不断朝着目标前进,所以他总是“想什么能得到什么”。

  “因为爷爷和爸爸都是矿工,所以我从小对矿山充满了好奇。”

  董林一家和煤矿有很深的渊源,爷爷和父亲都是矿工。出身矿工之家的董林,从小对矿山充满了好奇。2001年为了能离父亲工作的杜儿坪矿近一点,年仅19岁的董林离开了曲沃老家到太原一家小饭店打工。“那时候,我一有空就到矿里来找我爸爸,隔三岔五地打听打听矿上招不招人。”董林说,因为矿里苦,父亲一直反对他到矿里来,可是他儿时对矿山的那种向往却始终挥之不去。

  “2002年,一听说矿里招人我就报名了。”董林说,“当时矿上招的是农民合同工,各方面的待遇都比正式工差,我爸虽然一再反对,但我不在乎这些,我想只要咱努力肯定不会比正式工差。”就凭着这股子劲,董林进入了杜儿坪矿。经过3个月的安全规程培训,董林被分配到一采区掘进一队检修班,与职工郝守文签订了师徒协议,共同维护掘进机。

  “看着掘进机这个庞然大物,我心里就想‘吃透’它,从师父那里学到真功夫。”

  “庞然大物”―――董林向记者叙述了他第一次下井见到掘进机时的感觉,“我感觉我在它面前简直太渺小了。它的身上‘机关’重重,光认清楚零部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董林告诉记者,在刚开始的几天,他常常弄出这样那样的笑话,信心也曾受到了打击。师父郝守文看在眼里,便对他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自己要有信心。话听得简单,多数人却做不到,你能吗?”师父的激励,让董林暗下决心,一定要成功。

  从此,董林开始收集关于掘进机的书籍,钻研维修技术。那段时间,他的工资虽然不高,但只要碰到有关掘进机的书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每逢碰到师父操作,他也会在一旁认真观看。郝守文告诉记者,很多次,快下班时,队里通知他加班抢修掘进机,这个时候董林可以下班了,但小董却主动要求留下来。凭着这份努力和钻研,董林从一个只会注油、递工具的学徒工,逐步成长为队里的技术骨干。

  “看到别人在技能大赛上拿了状元,我也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拿个状元回来。”

  2002年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举行了第一届技能大赛,杜儿坪矿选手史晋文获得了综掘司机第二名,除获高额奖金外还被转为正式职工。这件事在董林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浪花。从此,董林有了新目标:“我也要拿技术状元。”

  要想参加技能大赛,董林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他所从事的掘进机维修工作不是“技运会”项目,因此他只能参加相近的综掘司机比武。作为检修工每天只有掘进两米的试机机会,董林就在这两米的距离内精研细磨,仔细研究保证切面平整、切割成型、过无炭柱时的操作技巧。

  每天上班,正处于综掘司机交接班,掘进机还在工作,董林就站在旁边,看司机们怎样操作,默默记在心里。董林的母亲说:“那段时间,董林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每天都要到凌晨2点多,几年没睡一个囫囵觉。”短短4年,董林的学习笔记达10余万字。记者在董林的书桌上看到一本被翻得很旧的《综掘机司机培训教材》,书页已经泛黄,书角都卷翘起来,董林说,这已经是第二本了,第一本早被他看得散架了。

  一番彻骨寒,梅花扑鼻香。2005年,董林终于迎来了他丰收的一年:4月,在本矿技运会上获冠军;6月,在西山技运会上荣获第一名;8月,在集团公司技运会上仅以0.2分之差屈居第二名。一连串优异的成绩,把他推上了全国煤炭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并勇摘桂冠,荣获了“煤炭行业优秀技术能手”称号。

  “光能操作还不够,我还要像矿里的‘发明家’伏军一样,争取搞一些发明创造为矿山做更大贡献。”

  当了“状元”,拿了“五一奖章”,董林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采访时,董林向记者透露了他下一步的两个目标,一是要提高文化水平,争取搞一些发明创造,二是要多带几个好徒弟。

  如果说几年前,董林的偶像是获得技能状元的史晋文,那么他现在心中最向往的就是能像杜儿坪矿的“发明家”伏军一样。董林说,“我知道要想搞发明不像掌握技术那么简单”,为了弥补文化水平,董林还报名参加了太原理工大学的自修大专班。说起带徒弟,董林可是杜儿坪矿最年轻的师父。2005年底,董林与吴应龙签订了师徒合同。徒弟吴应龙也是一名农民工,董林知道:作为一名农民合同工,最大的愿望就是转为正式工,而参加技能大赛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此时距离2006年的技能大赛仅仅剩下半年时间,董林不想让徒弟错过这次机会。此前吴应龙是一名支护工,从未接触过掘进机,董林硬是把本来应该在一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半年内完成了,经过师徒二人的共同努力,吴应龙一举获得了2006年矿技能大赛的亚军,并代表杜儿坪矿参加了西山技能大赛。

  董林说:“我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全国技能大赛的冠军,离不开师父的无私帮助,我也要像师父那样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为矿山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记者杨文

  (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