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我应该做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5日08:5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今年“四川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一航成飞副总工程师苗文中

  眼前的苗文中戴着眼镜,高瘦、斯文,透着成飞人一贯的稳重和执着。“可不可以不写我?”这是苗文中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他赶紧解释说:“我只是做好了我的工作,那都是我应该做的,每个成飞人都在像我一样工作,我只是这个团体中的一部分。”说完,他微微一笑。朴实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感慨不已。

  和歼十结下不解之缘

  1985年,23岁的苗文中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了一航成飞,一头扎进了试飞科研一线,从此,他就和歼十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试飞是飞机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机是否达到规定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各项性能如何,有无安全隐患,都需要通过飞行试验得出结论。歼十飞机试飞的要求高、技术新、难点多、风险大、科目多、任务重,因为除了验证战术技术指标外,还需通过试飞数据的处理,查找飞机缺陷,不断提出改进意见供设计部门使用。

  苗文中先后从事飞机地面滑行试验、首飞阶段试飞和调整试飞及部分定型试飞技术准备等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技术创新工作。他负责组织实施的歼十飞机试飞中的多项攻关课题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在实际飞行中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他组织编制的多项重要试飞文件,成为歼十飞机试飞的重要技术依据文件。在歼十飞机转场试飞期间,他带领一航成飞跟飞队赢得了部队客户的信赖……

  成功的背后是难言的艰辛

  说起苗文中,试飞站场务大队长付连军连连竖起大拇指。“他是干技术出身的,从基层一直走到现在的副总工程师,真的是任劳任怨,飞机中的任何疑点难点他都不会放过。”付连军眼里的苗文中谦和、踏实。“搞飞行试验、改装测试,他都是亲自前往,一个插头、一条线路进行检查。饿了,就常常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蹲在地上吃盒饭。他有一个‘坏’习惯,要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没解决,他就不吃饭。从枭龙的设计到试飞,23个月,他跟试飞人员经常连续作战30多个小时,可谓废寝忘食。”付连军说。

  听到部下对自己的评价,苗文中只是腼腆地笑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班上有20多个人,只有4个留在国内,其余的都出国了。别人挣的钱是比我多,但是我却和同事造出了中国最好的飞机,我不羡慕他们,反倒是他们羡慕我。”说这话的时候,苗文中满脸自豪。

  做航空事业要耐得住寂寞

  “在别人看来,歼十轰动了全世界。可是在‘轰动’的背后,却是成飞人20多年默默无闻的奉献。做航空事业,是在做国家高科技的塔尖工程,就要耐得住寂寞。”苗文中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成飞所用的老式计算机速度慢,处理的数据往往又很大,经常要等通宵才会出结果。他还记得1998年的一天,为了等数据,大伙儿等了一个通宵,等到凌晨6时,电脑突然死机,只得从头再来,又是十几个小时的连续作战。“那个时候国外不可能提供他们的先进技术,我们的老技术又不行,怎么办?我们只有自己做。”苗文中说,大家自主研发,让若干个计算机并行运算,顿时起了效果。回忆起这件事,苗文中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踏出一航成飞的大门,苗文中和记者挥手告别。他背后的墙上,“祖国终将会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祖国终将会记住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的标语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醒目。

  本报记者舒抒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