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折射出大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5日10:29 河北日报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石家庄市公交总公司驾驶员刘艳红

  一辆普通的公交车,车厢不过十米,从头走到尾用不了几步。然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石家庄市公交总公司1路公交车驾驶员刘艳红,从售票员到驾驶员,在这十米车厢里一干就是17年。在她眼里,车厢虽小,要求却高,要始终如一地为来自四面八方的乘客提供优质服务;车厢虽小,“窗口”却大,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省会的形象。

  “车厢就是我的家,乘客就是我的亲人。”17载寒来暑往,刘艳红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入行时的诺言,省、市公交服务明星、河北省五一奖章、河北省劳动模范等一系列荣誉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年,她又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奖,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车厢就是我的家,乘客就是我的亲人,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是我的准则”

  1990年,正当高考落榜的刘艳红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时,石家庄市公交公司招乘务员的消息让她欣喜若狂,儿时想成为一名乘务员的梦想被激活了。她迫不及待地报了名,并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售票员。

  “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的优秀乘务员。”上班第一天,刘艳红就这样要求自己。

  出车前要清洗车辆,上车后要挤来挤去卖票,下班还要一一核对票据和票款,繁忙而又繁琐的工作,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美"。但是,立下的誓言和不服输的性格鼓舞着刘艳红。在向老同志虚心学习的同时,她一有时间就跟着当时全国公交行业的先进标杆---1路公交车188车组出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艳红的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半年后,当188车组急需增加一个人时,她凭着过硬的本领脱颖而出。

  清晨,播报当日的天气情况;傍晚,介绍晚间的电视节目;路过火车站,介绍各次列车发车时间;上下车,扶老携幼……在继承188车组优良传统的同时,刘艳红把十米车厢当成了家,整天琢磨如何为乘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她用心增添的服务项目常常给乘客带来意外的惊喜。

  2003年,省会公交车全部改成了无人售票车,领导给刘艳红安排了一个管理岗位。但刘艳红心中实在难以割舍十分热爱的十米车厢。她毅然放弃机会,转岗成了一名驾驶员。

  从事驾驶员工作以来,怀揣一颗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的心,刘艳红始终坚持中速行驶、慢速进站,停稳车开门、关好门起步,坚持礼让三先的驾驶作风,从未出过行车事故,被乘客亲切地称为"安全车、放心车"。

  "为乘客服务是我最大的快乐,让乘客满意是我毕生的追求"

  4月30日下午两时半,是刘艳红下午班的发车时间。由于车辆临时出了点故障正在维修,估计四时半才能修好,我们利用这个空当采访了刘艳红。

  "为乘客服务是我最大的快乐,让乘客满意是我毕生的追求。"刘艳红如此说。

  为了给乘客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刘艳红自学了《心理学》和《语言学》,悉心研究乘客心理,在工作中总结出了"四多七要六做到"工作方法:要多体会乘客上车时的心情,多体谅老幼乘车时的难处,多照顾特殊乘客的需要,多满足外地乘客的需求;用语要文明,语言要亲切,照顾要主动,方法要得当,服务要热情,失礼要道歉,有理要和气;做到积极疏导、适时宣传,做到扶老携幼、主动找座,做到有空让上(车厢有空间让乘客上车)、跑来必等,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烦,做到礼貌服务、多送方便,做到认真负责、多做贡献。

  十米车厢,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一段时间,刘艳红注意到车上经常会有聋哑学生。孩子们上车后不是把头伸出窗外,就是在车厢里打闹。可由于交流不便,这些孩子常常对刘艳红的劝阻无动于衷。怎么办?刘艳红决定去学哑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一天这些聋哑孩子上车后,刘艳红开始用哑语跟他们打招呼,孩子们高兴极了。当她提议用哑语一起唱《小草》时,孩子们兴奋得鼓起掌来。十七年来,不计其数的聋哑乘客享受到了刘艳红体贴周到的服务。一位深受感动的乘客在意见本上写道:"当年雷锋我没见,今天雷锋在眼前,优质服务称楷模,不愧省会乘务员"。

  "用力去做只能称职,用心去做才能优秀,才能让更多的乘客满意。"

  近几年来,刘艳红发现车上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展示省会的文明形象?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刘艳红,挤出时间自学起了英语。很快,她就能跟外国朋友进行简单对话了,而且她的"三语报站"(英语、哑语、普通话)成了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

  由于工作突出,刘艳红多次荣获省、市级各种荣誉称号。然而在众多荣誉里,市民送她的"公交活地图"的美誉却是她的最爱。

  说起这个美誉,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与辛劳,只有艳红自己知道。刚参加工作时,有位第一次来石家庄的乘客问:"到铁路38宿舍从哪儿下车?"刘艳红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尽管最后师傅替她解了围,但乘客心急如焚的表情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于是,省会的大街小巷里出现了一个整天记录门牌地址、换乘线路的瘦小身影。

  17年间,刘艳红先后走访了1400多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整理出了近万字的地理环境手册。

  "我愿意在展示省会形象的十米车厢里,做一名播撒文明的使者"

  自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刘艳红就暗暗告诫自己:"做一名播撒文明的使者,把这个展示省会形象的'窗口'擦得亮堂堂的!"

  刘艳红所服务的车厢,就像一个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倡导文明乘车、尊老爱幼的漫画;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的小笑话、格言警句……看到家长在车上现场给孩子讲解张贴的宣传画,刘艳红心里美滋滋的。

  十米车厢,市井百态,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剧目"。刘艳红始终视乘客为亲人,待乘客像春天般的温暖,遇上不文明的乘客,坚持用真诚的服务感动他们。

  当她怀孕六个月时,一次一对年轻夫妇上车后,不时把嗑的瓜子皮吐到地板上。刘艳红请他们帮忙维护车厢卫生,小伙子反而狠狠吐了口痰。车厢气氛马上紧张了。见此情景,刘艳红一声没吭,弯下笨重的身子,用纸一下一下把痰擦掉,又拿来笤帚开始打扫。小伙子脸红了,抢过她手里的笤帚……刘艳红的行动像无声的宣传,感动了所有乘客。车上一位市职业学院的学生回到学校后,把发生的事儿告诉了同学们。此后每个周六上午,刘艳红值乘的1路车上就多了一群义务清扫卫生、维护秩序的学生志愿者。

  为了当好文明使者,刘艳红把乘客当成了亲人,用爱心、诚心对待每一个人,但她也有受委屈的时候。

  一次,一位老年乘客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刘艳红在其他乘客的帮助下,把老人送到医院。挂号、交费、检查、拿药,楼上楼下跑了无数次,并把随身带的200多元钱全部替老人垫付了医药费,使老人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然而,不明真相的老人的家属赶来时,却质问她:"是不是你刹车太急把老人摔着了?"听到这话,刘艳红委屈的泪水直在眼里打转。后来,从医生那里了解到真实情况后,老人的家属拉着她的手,后悔得不知说什么好。刘艳红却平静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只是做了一些小事,社会却给予我太多太多。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回报社会,我才能心安"

  4月30日下午6时,刘艳红的车终于修好了。稍事准备,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的刘艳红,就出车了。

  "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多,车队为艳红适当减少了营运趟次,可她总是想方设法利用业余时间补上,真拿她没办法。"队长贾增辉望着离去的刘艳红,一脸无奈。

  "我只是做了一些小事,社会却给予我太多太多。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回报社会,我才能心安。"

  在体会着付出带来的辛苦的同时,刘艳红也品味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17年来,她和许多乘客成了朋友,甚至结下了亲人般的友谊。

  每天早晨,棉纺三厂的吴冠鸣大爷都等在站牌下为刘艳红送上当天的天气预报。当吴冠鸣因病去世后,王子英大爷又接过了这项任务。一次和一位老乘客闲聊时,刘艳红无意中说女儿高烧不退,进了医院。第二天,这名乘客买来了儿童食品,亲自送到她的车上,还特意到医院陪伴其女儿。

  每当节日,总有乘客给她送去热腾腾的饺子、香喷喷的粽子、刚刚熬好的腊八粥……乘客的情意让艳红永远铭记在心,也激励着她不断进取、回报社会。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频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把优质服务的触角伸向全社会。

  多年来,她和车组的姐妹们一起,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7名贫困山区的儿童,使他们重返校园;去年,当她得知恒爱行动---寻找爱心妈妈为孤残儿童编织毛衣活动时,虽然离截止日期只有10天了,但她还是加班加点织成了一件毛衣,将公交妈妈的那份温暖融于一针一线……

  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优质服务,用心传播文明种子,用行动一笔笔为和谐社会增色添彩,这就是刘艳红,一个以为乘客服务为快乐、以乘客满意为追求的普通的公交女职工。

  本报记者马朝丽 本报通讯员张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