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筹”破解“三农”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6日05:3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生活着全省三分之二农村人口的丘区的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射洪被确定为丘区经济发展示范县3年多来,在探索中前行———

  ■邹天双秦全波本报记者陈岳海2006年岁末,丘区大县射洪面临一场“测试”。

  3年前,射洪被确定为全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

  3年过去,一组数据为示范作出“小结”: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8.5亿元,较2003年增长4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8.8%,居全省66个丘区县前列;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1元,较2003年增长4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缩小到2.02: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

  与数据相对应的,是省委政策研究室经过数月调研完成的《射洪丘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调查》。调查报告的结论是:“射洪县走出了一条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建设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统筹的‘三统筹’发展路子……创造了丘区发展的‘三统筹’模式。”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生活着全省三分之二农村人口的丘区的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论先天禀赋,从区位到资源,射洪没多少优势可言。正是这片土地,为在广袤的丘区破解“三农”难题,在探索中前行。

  “三化”:城乡产业互动化解农民增收难题

  射洪县瞿河乡桅杆村是典型的丘区村,种养业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吃饭不愁,增收困难。村里虽然有“两杂”制种的传统,但不成规模,效益较差。

  转机出现在2003年:“加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川正大、蜀兴种业公司的产业链,桅杆村成为制种“车间”,当年全村仅水稻、玉米、棉花制种,人均增收就达130多元。全村人均纯收入3年增幅过半,去年达3800元。

  类似桅杆村的变化,在射洪农村正由零星到成片地铺开。变化来自于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农村城镇化为平台,用“三化”化解“三农”难题。

  射洪是农产品资源大县。射洪工业依托农产品资源,成就食品、化工、纺织、机电、包装等五大支柱产业;依附支柱产业,商品化农产品基地遍及全县。截至2006年,全县已有省部级以上龙头企业3户、市级16户、县级42户。随着“公司+基地+协会+农户”模式的确立,30个乡镇建起40万亩农产品专业化产业带。

  工业化既带动农业产业化,又促进农村城镇化。沱牌所在的柳树镇城镇面积由1.2平方公里扩大到5.5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由3.12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全县建成国家级试点小城镇1个、省级试点小城镇9个,全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带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108处。

  启示一:打破城乡分割格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带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三化”就这样化解着农民增收这一“三农”问题的核心难题。

  “六通”: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

  一条94米长的穿山隧道打通,使四面环山的射洪县天仙镇天马村闷家沟破天荒地通了汽车。汽车载来的,是增收致富的机遇:60户村民在天马生态兔业养殖场带领下养起了种兔,年出栏8000余只,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0元。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几乎所有丘陵地区发展的一大瓶颈。接过丘区经济发展示范县的大旗,射洪县委、县政府便确立了统筹城乡基础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思路。

  2004年以来,射洪县全面实施“路通、水通、电通、气通、光纤电视通、电话通”为主要内容的“六通”工程,使交通、信息等无障碍通达城乡。3年来,全县共投资2亿元,完成近千公里乡村公路修建,乡村客运覆盖全县200个村。全县新修各种水利工程1万余处,覆盖农村面积的70%。同时,新建集中供水站26处、红层找水井3万余口,让10多万农民喝上了安全水。

  以“六通”为标志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射洪历史上规模空前,钱从哪里来?

  来自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县上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形成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金主体、项目资金补助、金融资金支持、社会资金捐助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通过推行项目申建、鼓励群众筹建、动员社会捐建,调动了全社会的参与热情,较好地处理了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承受能力的关系。2006年,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20%。

  启示二: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使射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局面为之一新。发挥财政投入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通”通达城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基础。

  “八有”: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农民射洪县曹碑镇地处偏远,加之镇卫生院医疗设施落后,农民看病很不方便。去年,县上投资改扩建乡镇卫生院,曹碑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大大改善,农民很少上县医院了。

  “看病难,看病贵”,历来是农民的一大心病。近年来,射洪县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县投资2000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9所、甲级村卫生室265个。以县级卫生院为中心,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对农村进行全覆盖。同时,全面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全县60万农民纳入医疗保险范畴。

  这是射洪县以“八有”工程为载体,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射洪县投入4.6亿元,实施“户有卫生井、家有沼气池、村有水泥路,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八有”工程,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八有”工程的一大亮点。除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外,还统筹城乡救助体系,建立完善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教育救助等为主的城乡一体救助体系。全县建成市级以上标准化敬老院24所,农村“五保户”全部进入保障范畴。建设农村安身房和城市安居房2.3万平方米,城乡2560户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得到较好安置。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中小学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成功创建省级义务教育示范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启示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把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纳入财政支持的范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八有”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射洪农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