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访日月潭:一潭好水待“陆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01:56 台海网

  台海网5月7日讯 在两岸同胞热盼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早日成行之际,新华社近日派出记者赴台,进行为期约3周的专题采访。

  纵览宝岛风情,自然得从日月潭、阿里山开始。记者5月3日上午10时从台北市区出发,乘坐专线旅游大巴,经约4小时车程抵达终点站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大巴沿山路盘旋而上,拐过一个弯,碧绿的潭水突然扑进眼帘,同车的游客都惊喜地喊道:“啊!日月潭。”

  日月潭海拔748米,是台湾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约为793公顷,周长约33000米,以拉鲁岛为界,北半侧形如日轮、南半侧状似月钩,因而得名。日月潭原是台湾地区少数民族邵族逐鹿之地,后来为发电引浊水溪上游的溪水注入,淹没众多小山丘,而成今日之泱泱大湖。

  记者入住位于水社村的鸿宾大饭店。这是一家只有40多个客房的普通饭店,但紧邻潭边,拥有极佳视野。坐在房间的阳台俯瞰,远山青翠,拥抱着清澈浩渺的潭水,任何一个角度,都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晨昏月夜,日月潭景致不同,风韵有别:清晨,鸟鸣啾啾,水气氤氲,轻雾如纱,仿佛一位刚刚出浴的少女,清新纯洁;黄昏,晚霞把湖水和群山染成一片金黄,浪漫迷人;明月当空,月光如水,水漾月光,远山几点灯火,湖水波澜不兴,宁静而神秘。

  泛舟日月潭,是最惬意的事了。游船码头上泊着十几艘游艇,普通船票每张300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75元)。近年来,日月潭旅游业有所复苏,为准备迎接大陆游客,业者新购了多艘游艇。

  记者乘坐的游艇缓缓行进,先后经过涵碧楼、拉鲁岛、慈恩塔等景点。位于潭边山顶的慈恩塔塔高9层,是蒋介石居台后为缅怀亡母而兴建的,被视为当地地标。涵碧楼是日本人伊藤所建的度假场所;台湾光复后,蒋介石以其为“行馆”,钟爱流连;5年前,被改建为风格简约优雅的五星级度假饭店,居其内可坐揽湖光山色,是目前台湾最贵的饭店。

  行至潭中央,拉鲁岛近在眼前。这个蕞尔小岛原为邵族人的祖灵圣地,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中受损严重,正在修复中。过了拉鲁岛,前行10分钟,就是邵族聚居的村落伊达邵。邵族是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中最袖珍的一族,现仅有约280人。邵族自古生活在日月潭及周边合称为“水沙连”的地方,1934年因修建水坝工程迁居至此。

  船行半小时,返回水社村。村里的要道是一条蜿蜒的石子路,两侧饭店、商店和餐馆鳞次栉比,规模都很小。由于业者预期大陆游客即将来台,近年来纷纷重新装潢。新建的水沙连国际观光饭店楼高20多层,已经封顶。鸿宾大饭店的老板叶国梁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日月潭地区新增了几家饭店,他也计划今年下半年对自己的饭店进行全面改造,“这都是为了欢迎大陆同胞的到来。”

  2003年10月,记者下榻鸿宾大饭店时,叶国梁就企盼台湾当局能尽快开放大陆游客来台。“3年多过去了,还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5月4日上午,记者到涵碧楼采访。饭店总经理曾维昌告诉记者,他们将大陆看作新兴的重要客源市场,他本人最近就要到北京开展推销活动,希望有更多的大陆游客能下榻涵碧楼。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