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促效益 成都近郊乡村游胀鼓农民钱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04:30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记者 王盛)“看看五一期间我市近郊的旅游,就知道有多少绿色效益。”全国森林论坛即将在成都召开,昨日,结合“五一”黄金周近郊游热的现象,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近郊农民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占现金收入70%以上。

  在创建森林城市的过程中,我市近郊实行“以绿地促效益”,在城郊生态敏感区建设城市生态屏障林,鼓励农民种植花卉苗木,美化市郊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近郊农民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占现金收入70%以上。

  以农科村为龙头的乡村旅游,是我市郫县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打造的金字品牌。如今,这里不仅鸟语花香、绿色满园,所创造出的效益更为蓉城人津津乐道。前不久,当国家森林城市专家验收组来蓉实地考察时,成都的绿色经济模式让专家们一路走一路赞。“这里不仅是农家乐,还是林家乐!”

  目前,除郫县农科村外,成都周边正兴起一批生态绿色景点,新津以希望农业博览园、梨花溪四季花海等为特色全力打造的森林旅游基地;温江通过江安河生态旅游经济长廊建设营造出的生态景观;都江堰通过进一步改造龙池森林公园,使其成为集森林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珍稀动植物观赏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精品度假区;蒲江由樱桃节所带来的生态观光和农业收益的双丰收……这些由绿林建设所生出的绿色效益,不仅改善着农民的生活,更改变着城市的环境。

  与此同时,我市注重开发森林城市的独特优势,加速推动城市植绿向立体空间发展,逐步实现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用好森林资源价值烘托城市美景,大力发展生态游、乡村游和山水游,创意推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篱菊园、江家菜地“五朵金花”。建设成都至都江堰青城山的绿色健康走廊工程景观丰富、绿地量大,推动了走廊沿线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经过10年的发展,我市形成了以城区为第一圈、近郊为第二圈、远郊山区为第三圈的“环城乡村旅游经济圈”。

  从两年前成都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农家乐,到今年成都由绿色创建活动所带动的一批乡村旅游、森林观光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由绿化生出的效益,正在成都周边聚集,并在农户一张又一张灿烂的笑脸中洋溢开去。

  变化再变化,成为许多老成都共同的感慨。爱好摄影的李先生,用自己手中的镜头记录了许多成都变化的点滴,而园林绿化让他感触最深:“无论是绿化、建筑、造绿,现在的成都与上世纪80年代简直是两回事,现在的成都处处见绿。”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