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浇灌“和谐”之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07:1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我省工青妇工作巡礼

  窦丽娟是青神县远近闻名的“蘑菇大王”,2001年她利用县妇联提供的1000元创业资金起家,种植稻田蘑菇,通过6年发展,如今蘑菇种植规模已达110亩,年收益20多万元,并办起了蘑菇加工厂,吸纳附近农村妇女就业。在县妇联帮助下,她成立了“蘑菇妇女协会”,与峨眉山市健康菌业公司签订了保底回收合同,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6年间,窦丽娟共帮助全县5000多名农村妇女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离不开全省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热情参与,窦丽娟的故事即是一个生动的范例。近年来,全省工青妇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创新工作思路,在农民工维权、未成年人关爱、妇女创业就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共同浇灌出了一枝枝盛开在蜀中大地的“和谐”之花。

  工会:

  织密维权大网

  去年8月的一天,绵阳市总工会接到一个从安徽省打来的求救电话:42名绵阳籍农民工被包工头带到铜陵修建高速公路,谁料工程结束,包工头带着承包款一走了之。“请求家乡工会帮我们追回血汗钱……”

  放下电话,绵阳市总工会立即与安徽省铜陵市总工会取得联系,启动了跨区域联动维权机制。一周后,42名农民工领到了被追回的工钱,顺利返回家乡。

  类似这样成功讨薪的事件,自从我省各地工会组织与省内外广泛建立起城际间工会维权联动机制后,已不胜枚举。截至目前,全省21个市(州)和大部分县(市、区)工会间都建立起维权联动运行机制,省内30多个城市工会与全国部分城市工会形成了输出地和输入地相互呼应、配合支持的维权联盟,省总工会还与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市等10余个省市区工会签订了《省际间工会农民工合法权益双向维权协议》。这种具有互动效应的工会维权新机制,成功地为农民工编织出一张维权大网,让越来越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

  有效的维护。

  在开展维权的实践中,我省各地工会组织还认识到,仅靠工会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联动维权,工会才能为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更全面可靠的维权保障。目前,全省已有90%的市、州和83%的县(市、区)工会与同级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省、市两级工会向联席会议提出议题总体采纳率达到93.3%,维权实效不断增强。

  共青团:

  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

  近日刊登在各大报纸的一则广告引人注目:从即日起,团省委将按照项目化运行机制,面向全省公开招标“留守学生之家”公益建设项目。团省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形式,把爱心捐款用好管好,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上,使“留守学生之家”成为留守学生的心灵家园和亲情港湾。

  我省有近300万名留守学生。去年2月,团省委牵头启动“留守学生关爱行动”,截至目前,共招募了10万余名文化高、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与留守学生“一助一”结对;建设了1500余所“留守学生之家”,集中解决留守学生课外学习辅导、课余文化生活、心理教育等方面问题;设立了四川省留守学生爱心基金,累计筹集资金1100余万元,此外还研究制订了多项政策措施,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贫困学生、流浪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社区闲散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也受到了来自各级团组织的关爱和救助。团省委在全国首批实施了“希望工程职业教育助学计划”,成立“明德慈善会希望工程班”,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先后援建希望小学11所,救助贫困学生2021名。

  在维护青少年权益方面,团省委以未成年人维权月和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为载体,全省建立起覆盖21个市(州)的12355热线网络,开通了四川省青少年维权网,提供咨询服务8万余人次,救助青少年2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妇联:

  助推妇女创业就业

  像窦丽娟一样,在全省百万妇女创业成才行动中,不少妇女在当地妇联的支持下,创业就业取得成功。

  当前,广大农村妇女转移就业门槛增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性别歧视,则是导致我省农村妇女转移就业难的最大障碍。为改变这种状况,全省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妇联抓协会、协会带农户的方式,率先在全国探索出“妇联+协会,妇女得实惠”的农村妇女工作新模式。目前,全省有经申报、审批、按规范运作的农村妇女专业技术协会2057个、专业合作社1273个,吸纳农村妇女30余万人。

  近年来,省妇联先后争取妇女创业基金、“农村妇女小额贷款”等项目资金2500余万元,支持80多个县300多个乡镇的农村妇女发展家庭经济。省妇联抓住省委、省政府打造“川妹子”劳务品牌的契机,动员组织各级妇联建立女性职介机构187个,培训基地329个,完成3000多名“川妹子”的培训任务,为农村妇女搭建起一系列的创业就业平台。■本报记者陈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