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别让青年节"失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09:32 河北日报

  近几年,与"五一"黄金周的旅游、休闲、购物热潮相比,"五四"青年节似乎有些遇冷。对此,省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石家庄市青联常委赵巍呼吁---黄金周,别让青年节"失色"

  本报讯(记者:叶娟娟、马国胜实习生:白阳)“哦,前天是‘五四’青年节,光顾着过‘五一’了,都忘了这个属于我们青年人的节日了。”5月6日,面对笔者“前天是什么日子”的提问,省会大学生白源先是一愣,然后才回过神儿来。

  当天,在笔者随机采访的12名大学生中,对笔者相同的提问,有一半人有着和白源完全一样的反应;而对于“近些年是如何过‘五四’青年节的”,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没什么印象了。

  “‘五四精神’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营养。”省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石家庄市青联常委赵巍为此向广大燕赵青年倡议,在过好“黄金周”的同时,别忘了过好“五四”青年节。

  “黄金周”淹没了“青年节”?

  “现在‘黄金周’太热了,相对来讲‘五一’劳动节还好点,‘五四’青年节确是被冷落了。”今年“五一”长假,白源的同学们不管忙着回家,还是出去旅游,都把假日安排得满满当当。拿他自己来说,去图书大厦买书、和同学聚会、到北京玩两天……一不留神,竟把青年节给忘了。

  “有的同学倒是热衷过‘洋节’了,可对我国特有的青年节却冷落了。”省会大学生郭海燕告诉笔者。去年圣诞节,她一晚上就接了40多条祝福短信,可是“五四”青年节那天没有谁通过短信这个最简单便捷的方式来纪念和庆祝属于青年人的节日。

  事实上,与出游热、购物热、休闲热的火爆相比,“五一”长假期间与青年节有关的活动却显得冷冷清清。在一些高校的宣传栏里多是各种考试培训班或招聘信息,涉及“五四”青年节的内容很少。因为“五四”青年节适逢长假,考虑到组织有难度等客观因素,一些学校不得不将青年节的纪念活动提前、简化。

  “虽然‘五一’长假客观上造成了对青年节的一种淡化,但在精神上我们却始终期待能如何丰富它。”在采访中,许多大学生虽然坦言已经很久不过“五四”青年节了,但内心深处仍希望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来表达这份纪念。

  “从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每逢‘五四’青年节,学校都应景似的弄些一成不变的宣传图片,看多了,对青年节也就没有激情和期待了,只是起个提示作用:唷,又到‘五四’了。”省会大学生郭海燕是在学校宣传图片的“提醒”下,才没忘了“五四”青年节的。郭海燕认为,并不仅仅是“黄金周”冲击了“五四”青年节,如果不能结合学生们的特点不断创新纪念方式,并营造出青年节的浓厚氛围,就不能调动起学生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黄金周”里让青春闪光

  对于黄金周“闪光”、青年节“失色”的现象,省会社会学者梁勇认为,“五四”青年节是我国的一个特有节日,“五四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爱国、奉献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其意义自不待言。究其被淡化的原因,首先从客观上讲,“黄金周”的喧嚣冲淡了青年节。青年人都忙着旅游、狂欢、度假,无暇顾及自己的节日。再者团委等部门也不太容易在节日期间组织公共活动;其次从青年人这一节日主体上讲,有一种对“五四精神”信仰淡化的倾向,这要归咎到学校或有关部门对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够上,因为对一种精神的认同、信仰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内化的过程,要渗透到心灵深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教育要创新形式和内容,加强教育的力度,真正做到入耳入心。

  “‘五四运动’弘扬的是一种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精神。现代青年人接触的诱惑越来越多,价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但爱国、科学、创新、奉献等精神不能丢。”团省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我省目前正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将5月定为“青年月”,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

  “要让青年人在自己的节日里过一个精神上的‘黄金周’。”省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石市青联常委赵巍认为,纪念“五四”青年节,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和创新纪念活动的载体。“五四”青年节应该说是一个纯信仰性的节日,要用适应现代青年人特点、激发现代青年人兴趣的创新形式和载体把节日具体化、实在化。正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情人节送玫瑰花和巧克力一样,“五四”青年节也应通过具体的载体让青年人过得实在而有魅力。这样有魅力的青年节自然就不会被“黄金周”的商业气息所冲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