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探索新机制有效惩治违法排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19:06 宁夏新闻网

  为有效惩治一些企业违法排污,宁夏回族自治区探索、创新了一种新机制———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三项监督”并举。在今年连续9天的执法大检查中,记者感受到了“三项监督”并举的威力。

  4月9日大检查开始。检查组查看了几家企业后,来到宁夏大元炼化公司。去年大检查时,检查组发现他们的“老三套”治污设施陈旧、治理能力有限,致使污水治理不稳定,COD含量有时超标,环保部门对其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公司态度积极,先后筹资几千万元改造污水处理场,建设污水事故应急池和污水回用工程。今年公司的外排污水量不仅下降了70%,而且排放标准也达到了1级或2级。

  4月11日检查组来到永宁县。该县前几年各家企业排出的污水臭气熏天,给农民的庄稼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通桥乡东升村因为灌溉了排水沟里的水,致使3000多亩水稻基本绝产。对此,区、市政府十分重视,对相关企业给予了处罚。经过监督,今年情况如何?在紫金花纸业公司,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有为直奔主题:“纸浆黑液处理得怎样?”公司负责人带着大家进入一座高大的车间里,只见黑色的大炉里火焰正旺。他介绍说,这是投资8000万元新建的碱回收装置,正在试运行。有了它,就可以把麦草浆黑液中80%的碱收回来,然后循环利用。去年执法检查时发现他们生产设备已运转,而治污设施才建,环保局责令公司停产并罚款10万元。检查组同志说:“看来不监督检查,这台装置就不会建得这么快。”

  随后,检查组来到启元药业公司。检查组的同志说,上次检查排污口时,有人用棍子一探,居然发现里面藏着一根清水管。检查组当时严厉批评了公司负责人并进行了经济处罚。这次,检查组又来到那个排污口,看到的污水不算太黑。有人下到排污口底的台阶上仔细查看水槽的上游处,没有发现安装暗管的迹象。记者问:“现在采取了什么治污措施?”他们回答,主要是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比如四效降膜式蒸发器系统,能把高浓度的污水改制成复合肥。检查组来到制肥车间,看到堆积成垛的肥料袋,证实治污设施确实在正常运转。

  离开启元公司,检查组又来到一条排水沟前,在桥头查看水质。据环保局的同志介绍,过去排水沟里污水泛滥,都是一些药厂排放的。上次环保大检查时,有群众举报多维公司在夜里偷排污水,检查组于是搞了一次夜间突击检查,在厂外的排污口提取了水样。经过化验,几项污染严重超标。检查组当即责成环保部门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行政处罚。目前沟里的水质如何呢?区环保检测中心的同志拿着水桶到沟里舀了一桶水,记者问:“水质怎样?”她说要回去化验才知道。

  4月16日一大早,我们沿

高速公路进入宁东
能源
化工基地。这里是全国首批规划环评试点之一,对环境的要求标准高。进入宝塔石化集团公司三、四分厂,高大密集的冶炼塔、纵横交错的油气管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家大型民营企业对治污很重视,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在扩建项目时环保设施也“三同时”进行,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两项新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大多达到了1级排放标准;而且采取循环使用方法,一部分补充给了生产水厂,一部分用来搞绿化,实现了零排放。接下来,检查组还检查了宁煤集团甲醇项目、基地水源地、发电厂和灵武市的几家企业。

  4月17日下午,执法大检查工作结束。几天来的耳闻目睹让记者感到,今年企业的违法排污问题明显减少。这说明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