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技师”书写优异青春答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1:40 河北日报

  17岁,秦彦朝以最小的参赛年龄,获得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工中职学生组个人亚军,被破格晋升为技师,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技师——

  本报讯(记者张淑会 通讯员王付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时,一般可获得中级工资格证。然而,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河北省技师学院机电29班学生秦彦朝上一年级时,就被破格晋升为技师。

  按正常的职业资格晋升,拿到中级工资格证,然后再晋升高级工,高级工工作满4年后,才能考评技师。秦彦朝到底是怎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呢?4月24日,我们见到了这位一脸稚气的“少年技师”。

  秦彦朝,1989年出生在高邑县秦留村一个农民家庭。2005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然而,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允许他走上高中考大学的路子。他心里琢磨着:不如学一门技术,不仅可以早就业,还能减轻父母负担。就这样,他毅然放弃上高中的机会,报考了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机电技术与应用专业。

  2005年9月,刚开学不久,秦彦朝所在的专业部成立了“数控技能第二课堂”,目的是利用业余时间,聘请专家向学生们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父母好不容易供我上学,不就是想让我学技术、长本领吗?”他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参加,也是全班40名同学中惟一一个报名的。

  “那段时间,彦朝的学习突飞猛进,对学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同学周鹏超说,他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第一个去教室,从不请假旷课。上课时,他会早早做好准备,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个细节。上自习时,无论同学们干什么,他总是专心致志地学习。布置的作业,他完成地最认真最出色。实训操作点评,他和老师、同学交流地最多。

  2006年1月,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开始报名。17岁的秦彦朝又是一年级学生中第一个报名。“刚踏进校门的孩子,既没学多少理论知识,又不掌握多少技术。他能行吗?”当时,很多老师并不看好彦朝。但他和高年级学生一起参加考试,硬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一路过关斩将,以优异的成绩入选学校集训队。集训队12名选手中,他的年龄最小。

  秦彦朝给自己规定,每天学习实训不得少于12个小时。他常常泡在教室和实训基地,钻研理论知识和工件的加工工艺。半年下来,他自学了《数字电路》、《数控程序》等30多本专业书,完成了二、三年才能学完的技术知识。

  “不懂的技术问题,一定要搞清楚才安心。”有一次,他利用心轴定位加工一个工件时遇到麻烦,老师和同学都帮他解决不了。最后,他想到了曾给他们讲过课的石家庄高级技工学校的于英梅老师,就立即打电话请教。

  实训基地没有空调,秦彦朝上机操作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很多同学都喊又热又累,可他却说:“比起在家里干活,这点苦算不了什么!”有付出就有收获。实训基地有个展柜,展示着同学们平时练习加工的50多件工件,但其中80%的是他加工的。

  “一年级那个小伙子,技术就是好。”集训队队员张德成说,在大赛河北赛区预选赛中,按比赛要求使用法那克数控系统操作,他每个环节都表现出色,最终获得全省第二名,并取得参加全国大赛的资格。可是全国决赛前没多长时间,选手被通知要求使用西门子数控系统。“这可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要现学不是那么容易。”专业部主任张凤林说,当时可把老师们着急坏了。但是秦彦朝靠着平时的积累,又努力训练了几十天,很快掌握了这套系统,并最终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