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版年画首次省内展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1:41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吴臻 张林 肖春道

  本报讯 昨天下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漳州木版年画”,首次在省内展览,70幅年画作品和部分明清画版在福建师范大学的展厅内展出。

  前来参加画展的“颜锦华”作坊传人颜仕国当场表演了年画的制作过程。他先在雕版上刷上颜料,再把一张红色纸平压在刷上颜料的雕版上,最后用一戳棕树枝轻轻地从上面扫过。

  据介绍,漳州木版年画先在木质平板上镌刻画稿(分色版和墨线版),而后以短版法套印于纸上。雕版分阳版和阴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红)的版为阴版,这种阴版的刻法和用法为全国所独有。板材一般选梨木,纸张全部采用闽西纸。

  据师大美术学院王晓戈老师介绍,这次展出的“颜锦华”作坊收藏的木版年画的雕版,从明永乐年间开始印制木版年画,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据悉,最具有福建特色的是黑色纸木版年画,因为其他地方的木版年画都没用黑色纸做底。 过去一般贴在寺庙里。而这种特色也将面临着消失的绝境,因为找不到会做这种黑色纸的人了。

  漳州木版年画虽然瑰丽,但现在掌握这门技术和从事漳州木版年画生产的 人越来越少,“现在可能也只有颜锦华作坊颜文华父子两人了吧。”王晓戈遗憾地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