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掀结婚潮再掀离婚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2:00 现代快报

  今年五一长假,上海街头婚车比比皆是。据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预计,五一长假期间,上海约10万对新人举行婚礼,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中,“80后”占了多数。

  大家还在把“80后”当一帮孩子说事的时候,他们开始部署“成家立业”。可是,一项统计表明,就在“80后”掀起“结婚潮”之后,他们又接着掀起“离婚潮”。

  “80后”掀结婚潮

  在众多婚宴中“赶场子”,是上海不少年轻人今年五一长假的主要任务。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三学生李宗宁于去年登记结婚,今年的五一长假,他参加了两场同学的婚礼;在招商银行工作的小荆,5月3日一早赶去义乌参加同学的婚礼,新娘是不折不扣的“80后”;在上海一家媒体实习的研究生陈敏,5月1日参加了同学的婚礼,2日赶往浙江湖州参加师姐的婚宴……

  5月1日,上海共有550对新人登记结婚,绝大部分为“80后”。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处长周吉祥说:“今年‘五一’前,上海约有4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

  上海婚庆行业协会秘书长何丽娜表示,从婚庆市场来看,上海的结婚人群有年轻化趋势。

  但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安琪不同意这种说法。她反对将“80后结婚潮”现象夸大。她认为,必须客观地从人口年龄结构去分析。1978年、1979年上海知青“返城风”,带来了1980年到1982年的结婚高潮,三年的结婚对数分别为17万、28万和19万,他们的孩子就是现在大量结婚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人多,结婚的人数就多。

  “80后”再掀离婚潮

  据统计,2006年,北京共有247952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有1/5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1/3在结婚5年内离婚,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有970对,有52对离婚的夫妻结婚不到1个月。在这些离婚夫妻中,“80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调查涉及的“80后”离婚案件中,有90%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

  在上海,200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妇为3.7万余对,比2005年增长21.5%,上海市民政局调研分析了离婚率大幅增长的原因,“80后”先掀“结婚潮”、再掀“离婚潮”。

  曾有人对“80后”的婚姻作出一些推断:新的性别分工、感情变化周期快、婚姻的娱乐性升高、两难的责任心理。但不能片面地把所有不同之处都贴上“80后”“稚嫩”“自我”等标签。

  被采访者小杨出生于1980年,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她和丈夫结婚一年,买了靠近父母家的房子,工作日下班到父母家吃晚饭,每月给二老500元补贴,周末才回自己家过“小日子”。小杨说:“倒不是不会做饭,而是现在工作压力大,下班很晚,到爸妈家吃图个方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三学生李宗宁说,从自己和身边的年轻夫妻看,一般都共同分担家里的开销和家务。但两人工作都忙,家务就从简,有时也会用一些简单的替代方式,比如周末找钟点工等。

  有专家指出,“80后”的婚姻不宜标签化,他们大胆挑选自己的恋爱对象,对待婚姻多数是谨慎的。“80后”身上许多品质特征以及他们对待婚姻的态度,不是因为他们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而是因为他们还年轻。

  复旦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沈奕斐认为,人们选择婚姻的时候一般会比遇到爱情的时候更加理性,婚姻生活的问题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不能拿“80后”说事。

  徐安琪强调,从世界范围看,年轻人离婚的比例相对高,这并非是“80后”的问题。

  “80后”所开启的“独生子女婚姻”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中国婚姻的主体,对这一代人的婚姻状况评价,不可偏颇。

  曹金玲 肖春飞

  (据新华社上海5月7日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