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好多知名高校都在开展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2:13 都市快报

  本报驻宁波记者(见习) 王君权

  做外交官,除了表面上的风光还有什么?

  有点意思。李一尘说。

  “像仿真游戏,”李一尘说,模拟联合国大会除了把外交官换成学生,其他几乎和联合国大会是一样的,一样基于当下的国际现实,一样的程序和制度,一旦身处其中便“很有感觉”。

  昨天下午,刚上完课,这位“越南驻联合国代表”的脸上带着一点点疲惫,在3月举行的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上,这个瘦削的宁波效实中学高二男生,“为越南争取到了石油开采方面的技术支持,而这正是越南现在最需要的。”

  宁波效实中学,在第三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拿了个最佳组织奖,在复旦大学组织的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拿了个优秀文化展示奖。

  模拟联合国大会,有点像仿真游戏

  在会前的4-9个月里,对所代表国家的国情、外交政策和会间将讨论的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准备,准备好开会时的提案。

  在开会期间,按照类似联合国会议的规则和程序,用英语发言、游说、辩论、谈判,国家集团间达成共识,产生决议草案,并按照联合国的表决程序进行投票从而形成决议。

  李一尘的指导老师冯琪说,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在欧美已经开展了半个世纪,是西方最有影响的学生活动之一。

  这项活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外交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在为这一活动的推广作着不懈的努力。

  从2005年3月开始,北京大学已经是第三年举办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很火”。

  今年3月14日-17日,效实中学的冯琪老师带着10个学生,到北京参加这次的模拟联大。学生都是自愿报名,再经面试挑选出来的。

  跑到东盟各国“大使”宿舍游说

  “环太平洋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

  这是3月14日召开的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的一个课题。

  去年年底,得知自己将代表越南出征,李一尘开始查找与此有关的材料。

  越南国情,东盟关系,石油开发,从外交部网站、中国社科院网站、国际形势观察家的论文,到《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相关评论报道,整整5个月时间,李一尘说他有时恍惚成了越南人。

  经过分析,他认为目前越南最缺的就是石油开发的技术,原先这个国家能源使用都是以煤炭为主,现在开始把目光转向南海的石油,但是石油技术几乎为零。

  于是他写好了提案,“要求加强对环太平洋国家石油开发的技术援助”。

  不想在模拟联大会上,“美国代表”针对李一尘的提案提出异议,说不如由美国方面代为开采,在利润里提两成作为酬劳。考虑到这样做代价太大,没有掌握技术不利于长足发展,“李大使”拒绝了这个提议。

  为了拉拢更多国家支持自己的提案,在大会的第二天晚上,李一尘跑到东盟各国“大使”宿舍串门,挨个倾听,游说……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随后又以利益交换的方式,得到了缅甸、蒙古等国的支持。

  第三天,这个提案得到了2/3的代表赞同,成功写入了大会的决议。

  “那时,真想睡上几天几夜。”

  锻炼是全方位的

  这几天,冯琪筹划着在效实中学成立一个专门的社团,想在学校里进一步模拟联合国大会。

  “国际的视野、交际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英语听说能力……锻炼是全方面的,”冯琪举例说,比如在准备阶段,每天要看好几个小时的英语材料,不知不觉间,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李一尘的心得是,经过这次活动,开始关注国际大事,同时对一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有了新的思考角度,比如能源的开发利用、比如南海问题,这些以前都是从来不去管的,起码现在看到越南的新闻,会多一分理解。

  “安南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联合国是每个人的。你看未来的世界,不总还是要靠这些孩子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