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不老使命依旧 英模故事打动大学城学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4:11 南方都市报

  

偶像不老使命依旧英模故事打动大学城学子

  “群英会”上华工党委书记刘树道向群英会代表董加耕(右)赠送纪念品。李向新摄

  奥一网 “我上的是‘工农兵’大学,那里没有围墙,但却给了我们创业的机会!”昨日上午,由团中央举办的“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九位英模代表走进广州大学城,与大学生们共话“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几位年长者用朴素的语言讲出他们年轻时的奋斗故事,打动了现场许多师生。有学生表示,他们“是父辈的偶像,更是我们的偶像”。

  67岁的董加耕老人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下乡知青,他曾为留在农村创业而主动放弃保送北大读书的机会,中央曾号召全国青年“向新式农民董加耕学习”。在回答一学生问其为何作此抉择原因时,董加耕笑称自己并非“不识时务”,而是想清了一个道理:读书无非是为了明理、立志、做事,而非为了做官。

  受过毛主席五次接见的邢燕子老人动情地说,当年放弃了大城市就业机会,到农村工作,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生的幸福,一生的盼望”。

  昨日上午,来自华工、中大等广东高校的数十名大学生聆听了英模们的故事。中山大学博士生龚庆说,前辈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令人钦佩。华南理工大学一名大学生感叹说,这些“青年群英”,不仅是他们父辈年轻时的偶像,也应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偶像。

  编辑:李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