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琅琊镇上演“新大禹治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4:12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4月25日,春夏交换,温度渐升,在胶南市琅琊镇皂户河卧龙河段和北皂户河段,两台挖掘机在紧张热烈地忙碌着,河道里积淤的泥沙不断被挖抛到岸边,堆成一面宽厚的堤坝,沿河村的村民们盼望已久的河流整治工程终于开工了。

  琅琊镇位于胶南市西南沿海,海岸线长约50公里。淡水对于这个沿海大镇来说就是生命的源泉,是大地钟灵毓秀、风情万种的保证。该镇辖区内有两条比较大的河——皂户河和夏河,分别流经镇驻地的东西两侧,均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皂户河全长4500米,控制流域面积12平方公里;夏河全长5500米,控制流域面积12平方公里。

  由于运行时间较长,“两河”主河道因淤积而抬高,导致汛期行洪排涝速度减慢;加之人为取土取沙毁坏,多处出现决口,雨季全镇遭洪涝威胁的村庄有14个,农田约有10000亩。于是,清理河流积淤,垒筑防水堤坝,以大禹治水的决心,保证河流“涝能排,旱能蓄”,在琅琊镇成为发自人们内心的呼喊。随着近几年琅琊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河而建的民营经济园和工业区已初具规模,“两河”治理和配套工程建设呼声越来越高。

  胶南市委市政府对河流治理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9月将皂户河纳入全市重点河流治理范围。2007年初,胶南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核准琅琊镇“两河”治理工程立项,并批复由琅琊镇人民政府全面负责实施该治理项目的建设工作,按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

  考虑到地形为沿海丘陵地带,地下水资源匮乏,河内水资源在汛期白白流失,在旱期又几乎无水可蓄,单一的疏导不能解决缺水问题,琅琊镇确立了“疏+堵+配套”结合的治理方案。“疏”即开挖疏浚皂户河道1350米,上游河道宽拓宽至20米,下游河道宽拓宽至30米,平均筑堤3米;开挖疏浚夏河城河道950米,河道拓宽至30米,平均筑堤3米。“堵”即两河沿河各建拦河坝3座,将水堵蓄合理,提高区域地下水位。“配套”即两河沿岸各建6座入河排水沟管涵,与沿河村庄的排水工程相连。通过综合治理,使两河实现旱能蓄,涝能排,有效调控河道流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治理工程分为二期,一期是疏挖皂户河道、培堤、拓宽路堤、建拦河坝;二期是疏挖夏河城河道及铺设两河入河管涵。

  琅琊镇水利部门已经根据治理方案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治理工程招标会、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场地定桩定线工作、绘制施工设计图纸、划定河道治理范围线及对河道治理范围内一切障碍物、乔木的清理等工作。

  由于琅琊镇驻地居于“两河”之间,该治理工程实施后,可使镇驻地与民营经济园、工业园及服务业项目集聚区融为一体,新修河堤路面可使张泊公路与其他路对接畅通,形成新的休闲旅游线,沿河风景树、小型花园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改变镇容镇貌,推进琅琊镇优美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实现科学、和谐、率先发展。 本报通讯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