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海关合作效益凸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5:00 深圳商报

  拉近国际市场距离提升区域竞争力

  泛珠海关合作效益凸现

  深圳商报记者李玫

  【本报讯】一家东莞地区企业,选择“深港物流绿色通道”进口每单货物比选择传统转关模式平均可节约港币497元;过去从香港机场到深圳机场运输需要4~5个小时,如今搭乘深港“空港物流快线”只需要2~3个小时……人便于行,物畅其流,货通天下,已成为深港两地口岸紧密合作、无缝对接的绝佳描述。基于深圳、香港两地海关的成功合作,深港经济不断走向全方位深度融合,区域竞争力日益增强。

  昨日,深圳海关关长邹志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泛珠三角海关合作综合效益不断显现,通关便利化大力促进了跨境物流发展,拉近了内地与国际市场距离。深港海关合作更是不断深化,特别是今年7月深圳湾口岸的建成,“一地两检”运作模式将为深港两地海关更高层次的合作带来诸多新机遇。泛珠物流汹涌汇深港据邹志武介绍,自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以来,深圳海关重点抓好“规范和简化转关监管”、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两个项目的试点工作。2004年深圳海关开通了“蓉深五定班列”,与成都海关实行直通式海铁联运一体化监管模式。开通后有效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促进了蓉深两地优势互补和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深蓉五定班列”共往深发车近6000车卡,深圳口岸已跃居四川企业进出口异地报关口岸的第2位。除此之外,深圳还与昆明、绵阳、重庆、南昌、长沙等地区开通了海铁联运业务。深港海关专线交流信息据了解,深港两地海关合作是“泛珠”海关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深圳和香港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深港海关间合作也日益紧密。

  两地海关在边境口岸特别是陆路口岸的执法合作、情报交流日益密切。为提高沟通效率和监管效能,两地海关合作突破了单纯依靠会议互访的传统模式,于1993年正式开通了陆路口岸专线电话。2002年进一步完善专线电话联系机制,在对应口岸之间逐步建立了“交换现场案件资料”、“处理突发事件”、“点对点(对应口岸)查询”、“重点敏感商品经常性通报”和“口岸海关高层联系及基层直接联系”等不同层次、针对不同事项的联络机制。目前,双方已经在边境口岸建立了6个专线联系点,设立固定电话联系专线7条,流动电话联系专线5条。近年来,双方每年交换的信息资料都在200份左右,专线电话通报400余次,在加强一线口岸监管方面成效明显。“绿色通道”成通关范本

  据邹志武介绍,在口岸一线,经过深圳海关与香港海关共同努力,陆续投入使用的统一版《内地/香港陆路进出境载货清单》、绿色关锁查验结果互认等跨境快速通关合作的改革创新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香港港口仓储场地紧张问题,同时也为深圳利用香港现代化远洋港口提供了更为便利条件。

  跨境空港物流快线便是措施之一。该快线于2005年8月启动运行,通过创新深港跨境陆路运输方式,实现了深港两地机场空运货物通关的无缝连接。此外,2006年5月30日还正式启动了深港物流绿色通道(海陆物流快线)。这是利用华南物流中心的地缘优势,以“内地海关及香港海关陆路进/出境载货清单”数据电子化为前提,借助企业自管机制,运用电子监控手段(GPS+电子关锁)实施对从皇岗至华南物流中心货物的全程监控,实现深港两地货物跨境快速分流的专门通关方式。该新型通关监管模式进一步促进了深港两地乃至珠三角地区物流经济发展,也为建立粤港跨境快速通关模式提供了成功范例。深港海关合作全面开花

  近年来,深港海关交流不断加深、合作不断升级,呈全面开花之势。如两地在携手打击走私方面颇有斩获。从2000年到2006年,深港海关举行即时通报联合行动、专项联合行动、同步检查行动等类型的反走私联合行动共96次,查获了汽车、香烟、成品油、钢材等走私物品一大批。特别是双方在缉毒领域合作的水平不断提高,联手破获了一系列大要案件并摧毁了多个贩毒集团。2006年在总署缉私局的指挥下与香港海关、美国司法部缉毒署合作查获的“1·11”案件,缴获可卡因142公斤。

  同时,还建立了双方工作人员相互培训、实地考察学习等业务培训机制。举办了缉毒培训班、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香港海关指挥官研修班和香港海关关员研修班等10多项培训活动,并定期组织两地陆路口岸不同级别执法人员的“点对点”参观考察活动。积极完善深港海关交流合作的各项制度规章,开展公共关系建设,加强与香港各界的联系沟通。此外,在CEPA实施前后,深圳海关配合总署就原产地标准、落实原产地规定等工作与香港海关积极协调研究。“一地两检”提升通关能力

  即将于今年7月1日建成的深圳湾口岸是连接深港的大型跨界公路口岸。邹志武认为,该口岸实施的“一地两检”等新型运作模式将为深港海关合作提供新的空间和良好契机。

  据介绍,深圳湾口岸位于目前在建的深圳西部通道位置,其主体工程深圳湾跨海大桥已建造完毕,整体工程建成后,深港两地将只有10到15分钟的车程。深圳湾口岸也是国内首次采用“一地两检”查验模式的口岸,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同类口岸中最大的现代化智能化口岸。

  邹志武透露,深圳湾口岸实行“一地两检”共同办公,双方海关目前已达成四点共识:两地互认查验结果;通关信息共享;查检设备生成查检图像共同分析、结果互认;组建反走私信息交换中心,联合打击跨境走私。

  图:西部通道深圳湾大桥建成后,深港两地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深圳商报记者施平通讯员陈忠和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